姗姗来迟

拼音
shān shān lái chí
释义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表示迟到的意思。
示例
黄远庸《虚三级省制案之轮廓》:“蹉跎复蹉跎之省制案中,被以奇异之服色、姗姗来迟者,则所谓虚三级省制案者也。”
典故
据《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载,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因为长得十分美丽,又擅长唱歌跳舞,很得武帝欢心,但是,进宫没几年,她就生病过世。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思念她,还将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中。有一个名叫少翁的方士,知道这件事后,就自我推荐,说可以召唤李夫人的灵魂来和汉武帝相见。那天晚上,少翁作法后,汉武帝果然看到一个形似李夫人的黑影出现在帐幕中,或坐或行。碍于少翁之前交代不能太靠近观看,使得汉武帝更加思念李夫人,心情变得十分感伤,便写了一首诗,请乐工谱曲传唱宫中,这首诗歌的部分内容是:“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大意是:帐幕中的人影是不是你呢?我站在这里看著你,你为什么偏偏来得这么慢呢!」后来“姗姗来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女子迟步缓来的样子;亦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不依时出现,害人苦等。
故事
汉武帝刘彻十分宠爱歌妓出身的李夫人,她能歌善舞,李夫人后来生病去世。汉武帝非常悲痛,厚葬了李夫人。汉武帝十分思念她,就叫方士少翁为李夫人招魂,在帷帐观看到李夫人的身影,就作诗一首说:“我在焦急盼望,你却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