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嚣尘上

拼音
shèn xiāo chén shàng
近义词
反义词
释义
甚:很;嚣:喧闹。原指军营中人声喧哗;尘土飞扬。形容传播消息;议论纷纷。现多指错误或反动言论非常嚣张。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虽已电令燮元代理督军,同时苏人争请废督,甚嚣尘上。(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二十二回)
典故
据《左传・成公十六年》载,春秋时,鲁成公十六年,楚出兵援救郑,和晋军在鄢陵遭遇。楚军趁著清晨开拔到晋军营前,并且部署好阵势。楚共王登上巢车察看晋军的情况,太宰伯州犁陪在身后负责解说各种征候。其中,楚共王说:“晋军甚嚣且尘上矣。”也就是说:“晋军营里喧哗嘈杂,尘沙飞扬。”伯州犁解释说:“这是晋军正在填满水井,铲平炉灶的征候,代表他们即将行动。”所以“甚嚣尘上”原来是指晋军作战前的准备情况。后来“甚嚣尘上”被用来形容传闻四起,议论纷纷。如《续孽海花》第三三回:“常肃道:『我才刚说的,因为时世艰难,风潮震荡,内忧外患,相逼而来,瓜分之声,甚嚣尘上。』” 亦用来指极为猖狂、嚣张。如:“当前社会关说之风甚嚣尘上。”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袭击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共王亲率大军援郑,楚军趁晋军毫无防备逼近晋军前阵,想迫使晋军投降,晋厉王采纳范文子的儿子的填灶盖井的建议,于是晋军营尘土飞扬,腾地列阵,楚共王轻敌结果被晋军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