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
拼音
yǐ dú gōng dú
释义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出处
宋・罗泌《路史・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以毒攻毒,反而证明了反对白话者自己的不识字,不通文。(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从“别字”说开去》)
典故
“以毒攻毒”典源作“以毒止毒”,是中医的一种医疗理论。很多中药,如植物中的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动物中则有蝎子、蟾除、斑蝥等都可入药。它们都有不同的药效,但也有一定的毒性,因而必须采取措施以减缓其毒性。唐・神清《北山集・卷六・讥异说》中,作者认为圣人之教本来都是好的,但是因为后世许多环境和人为因素,使其内容与真道越行越远,因此或有人会认为︰“这样一来,非但无法使人明白真道,反而让更多人误入歧途,还不如不要传讲。”作者则用医师以毒止毒为例,说明继续传扬圣人之学,才是止息虚妄之学的最好方法。后来“以毒攻毒”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疾病。亦用来比喻用狠毒的手段来对付狠毒的手段或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