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无声

拼音
wàn lài wú shēng
反义词
释义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
唐・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与冷清。
示例
一更之后,万籁无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万籁俱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唐代诗人常建,开元年间的进士。仕途并不得意,经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间。他的诗用字精炼、风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如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就是。诗人在清晨太阳才刚照到树林的时候来到兴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径往幽静的后院走去,禅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处。和煦的阳光透进树林里,耳里充斥著鸟儿悦耳的鸣叫声,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让人心神渐渐地空明透彻,不被尘事困恼。此时只觉得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佛寺里传来幽幽的钟磬声。后来“万籁俱寂”这句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万物无声,一片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