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

拼音
dé lǒng wàng shǔ
释义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
《东观汉记・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解析
见“得寸进尺”。
示例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鲁迅书信集 致陶元庆》)
典故
岑彭为东汉人,新朝王莽时在自己的家乡棘阳担任县官。后来刘秀起兵反新,欲光复汉王朝,岑彭便带兵投靠,被任命为大将军,立下不少汗马功劳,颇得信赖与赏识。岑彭跟著刘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后,便与偏将军吴汉把叛将隗嚣(wěi xiāo)围困在西城,正当此时,刘秀却因有其他要事而必须先回首都洛阳。刘秀虽然必须离开,但心中记挂的却是另一个心腹大患,就是在西蜀拥兵自重的公孙述,于是在临行前留了一封信交代岑彭:“等攻下了西城后,便可以直接发兵南下攻打西蜀的公孙述。”接著又叹道:“人心总是苦于不能知足啊!攻下陇西,又盼望能进军西蜀,其实每次发兵,我的头发、鬓角就要白一些啊!”后来刘秀的确也消灭了据陇的隗嚣和据蜀的公孙述,一统天下,重新恢复了汉室政权,成为汉朝中兴之主,而他写给岑彭信中的“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这句话,一方面透露出一统天下的雄心,一方面却也透露著时势迫人的无奈。后来“得陇望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并转变为贬义,用来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故事
刘秀当了皇帝后,西部巴蜀蜀王公孙述及陇西的隗嚣对东汉的威胁很大,光武帝建武八年,刘秀亲率大军讨伐隗嚣,隗嚣大败逃西域。刘秀命令大将实施他的“得陇望蜀”的计划,继而进攻巴蜀,势如破竹,消灭了蜀王,使巴蜀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