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使
山水田园
民谣
情感
怀古
春初景象
亲情
治理
励锲

译文

周朝的官员记载了沟渠的事务,汉朝的历史记载了河渠的情况。
百姓的生计如果受到威胁,那么经典文献中也会有所记载。
郁郁葱葱的巴罗山,河流汇聚后流向东方。
树木阻挡了回旋的波涛,保护了这片桑麻区。
兴建水利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久,但人们使用工具的熟练度却日益减少。
致使千金资产,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弃在角落里。
可叹我来治理这个衰败的郡县,要费力地去整理各种事务。
虽然说公务繁多,但我也不敢轻视农耕和锄头等农具。
当地的年长者孙孟等人,急切地向我报告。
他们表示有志于复兴这个地方,但力量不足,无法缓解困境。
春天是农业的开始,我驾车前往查看。
风雨中我到达了前村,但道路崎岖难行。
上山要攀爬险峻的岩石,下水要涉过泥泞的地方。
我努力寻找旧时的水利设施遗址,寻找修复的方案,虽然辛苦但毫无怨言。
我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百姓,相信百姓也不会抱怨。
期待众多的人来共同修建水利工程,那么庄稼将生长得丰盛欢欣。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视茭陂》描绘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维护。诗中引用周朝官书和汉代河渠志,强调了水利对于民生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巴罗山的水流被引导灌溉桑麻田地,但随着时间推移,工程疏于管理,导致资源浪费。诗人自任地方官员,深知整治之艰难,虽然面临文书繁多的压力,但仍不敢忽视农事和百姓生计。他亲自下乡查看,面对风雨崎岖的道路,跋山涉水寻找旧有的灌溉设施,希望能激发民众参与,共同修复。诗人表达了通过合理引导,让百姓受益的决心,期待着丰收的歌声在田野中响起。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责任感。

猜您喜欢

海音诗
清·刘家谋
居然不绩市婆娑,华丽犹将竞绮罗。大甲溪头机轧轧,至今妇苦有人歌。
老乞翁
明末清初·卢若腾
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倍.....
阅高堰坝示河臣
清·爱新觉罗·弘历
建堤以卫民,民安赖堤利。设仍民受灾,堤存亦何济。洪湖寔巨浸,高堰为障蔽。犹虞盛涨时,莫禦汪洋势。三坝建尾闾,节宣原有制。何人倡邪说,强与安名字。云开天然坝,每岁成故事。吸.....
仿康节先生诗
宋·邵雍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所求处处田禾热,惟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不妨。
七月四日自深谷之灵峰作
元末明初·刘基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山盘涧萦纡,谷深岩错重。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野草各有花,照水似衒容。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时.....
自苏堤跋马至圣因行宫(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苏堤桃李略过时,油菜裳裳花正蕤。分付从人戒蹂躏,吾民衣食此深资。
题曾凤山居奉母图
明·刘崧
久闻奉母山中住,惊见新图带竹扉。窈窕碧溪愁独往,艰危白发喜相依。草香夕雨茅容饭,花绣春云莱子衣。满眼风尘行役感,百年终养似君稀。
题夹谷行乐图
元末明初·陈谟
丽景属芳晨,浓春满郊甸。驾言使君车,旌旗望中见。嘤嘤闹时禽,宛宛低风燕。田畯各欢集,山农悉矜眩。深耕务所先,复此劳身劝。温言匪文具,善政谐始愿。耒耜大夫勤,豆笾君子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