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宁
寺
度
岁
落
日
萧
萧
起
暮
钟
,
祗
园
呼
酒
亦
从
容
。
时
华
已
谢
群
情
异
,
风
景
相
将
到
处
同
。
百
战
谁
能
宽
束
带
,
平
生
自
慰
有
孤
忠
。
残
宵
坐
对
寒
灯
尽
,
远
思
悠
悠
在
海
东
。
山水田园
思乡情感
季节
战争怀古
寒冬
借景抒情
孤独伤怀
译文
暮钟声声响起,落日余晖中,我悠然自得地呼唤着酒。
时光已经过去,人们的心情也各不相同,但风景依旧,到处都一样。
谁能理解我经历的百战艰辛,平生唯有孤忠自慰。
坐在寒灯下直到深夜,远方的思绪悠悠地飘向海东。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所作,名为《普宁寺度岁》。诗中描绘了诗人于寺庙中度岁的场景,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忠诚与国家安危的深沉思考。首句“落日萧萧起暮钟”,以夕阳西下、钟声悠扬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接着,“祗园呼酒亦从容”一句,描绘了诗人于寺庙中饮酒的情景,虽处庄严之地,却能保持一份闲适与从容,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淡定与超脱。“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这两句诗对比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复杂世态的感慨。尽管人们的情感和境遇各不相同,但自然的景色却在不同的地方展现出相似的美丽,寓意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忠诚的自豪与欣慰。在经历了无数战斗与挑战后,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忠诚,实属不易,诗人对此感到无比骄傲。最后,“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诗人独坐至深夜,面对寒灯,思绪万千,远眺东方,似乎在思考着更广阔的世界与未来的方向。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深邃,也暗示着他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深关切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安危以及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
戚继光
246首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猜您喜欢
陇头流水歌三叠(其三)
明·张时彻
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乙巳春日寄吕海月宣慰董天麒二帅
元末明初·蓝智
五夜春回北斗边,东风江上雨连天。干戈未息龙蛇岁,日月空催犬马年。药石岂能裨世用,山林何待起遗贤。诸公戮力扶王室,独向茅檐理断编。
满庭芳·残雪
清·庄盘珠
瓦棱全融,墙阴还剩,几回冻住斜阳。早梅枝上,犹压一分香。晨起围炉小坐,听檐溜、细响晴窗。寒悄到,今番向尽,毕竟冷于霜。池台如古画,粉痕界处,脱落微茫。记小鬟,惊报庭院银妆.....
送尹生归江西
元·程钜夫
江汉秋深雁过稀,悠悠归思梦先知。输君去住无多事,顾我留行待几时。野岸晓光千棹急,平湖寒影数峰欹。拍肩试向洪崖说,傥有黄花觅一枝。
听泉亭
宋·释鉴
寒泉漱石齿,淅沥鸣瑶琴。坐来毛骨清,分明太古音。
绮罗香.寿赵太卿
宋·张辑
欲雨凉生,初弦月在,画戟香中清啸。旋种芙蕖,深夏木兰芳沼。银汉入、天镜搀秋,福星度、雪阑争照。又谁写、万幅莼波,一江佳思到鱼鸟。吴儿眉语笑里,要见圜扉绿遍,平畴青绕。羽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