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日
怀旧抒情
春节
写人
情感
闺怨思乡

译文

室内香气飘散,精美的香篆在微弱的红烛映照下更显精致。宴席上的人杂乱地坐着,欢声笑语中,我却倍感愁苦。
爆竹声中,我的忧愁并未消散。明天又担心会有新的忧虑产生。
我最怀念的是当年的今夜之事。那时有柏酒春盘,还有灯下的藏钩游戏。
我斜倚着屏风,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和思绪。但我没有表露出来,内心却保持着清澈和冷静。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蝶恋花·壬戌除夕》由李佩金所作,描绘了除夕夜的场景和词人的情感。开篇"红烛笼香檀篆细",以红烛照耀着香烟缭绕的檀香,营造出温馨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杂坐离欢,倍是愁滋味",表达了在亲朋好友相聚的同时,词人内心深处涌动的离别与重逢交织的复杂情绪。"爆竹声中愁去未",除夕夜的热闹爆竹声并未驱散词人的愁绪,反而勾起了对未来日子的担忧,"明朝又恐从新起"暗示着新的一年开始,旧的忧虑可能再次袭来。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最忆当年今夕事",词人沉浸在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尤其是"柏酒春盘,灯下藏钩戏",这些家庭团聚、游戏的场景,充满了温馨和欢乐。最后两句"斜倚屏山无限意,不情不绪清清地",词人独自倚靠在屏风上,思绪万千,心情复杂,既无法释怀,又显得清冷孤寂。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除夕夜为背景,细腻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内心的愁绪,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猜您喜欢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七十七)
宋·释居简
露柱通宵守岁兜,灯笼侵早拜年兜。乌藤趁队无碑记,跳出禅床左畔兜。普伸祝颂随娄搜,享千秋天生富贵。切忌他求,好消息兜。
元夜曲(其一)
明·区怀年
火树虹梁拂绛宵,拍张浑脱沸春朝。韶华璧月当三五,丽曲银筝度六么。螺黛试妆眉晕浅,麝枚分润甲煎销。葳蕤莫下朱门钥,不及晨钟未寂寥。
珍珠帘·辛巳生朝
清·杨玉衔
飞鸿瞥影回头渺。堪惆怅、两事升平年少。春色半阑珊,况影形相吊。面目须眉无一是,更剩得、无聊怀抱。壶小。对茶烟禅榻,契结昏晓。偶尔裙屐追随,借词牌杯酒,涂雕枯槁。问字半亭,.....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
唐·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归朝欢·除夕
明末清初·梁清标
帝里又惊斟岁酒。世事浮云空白首。庭前历落拥冰霜,江头寂寞舒梅柳。东风何太陡。京尘虚负渔樵耦。剪灯红且倾柏叶,莫问经纶手。六街爆竹喧阗久。轻暖轻寒门闭后。丽谯已听漏声频,绮.....
昼锦堂·寿孔竹所
元·朱晞颜
朱户粘鸡,钿钗簇燕,恰颁三日王春。记得当年佳梦,始绂祥麟。杜陵天近衣冠盛,谢庭春暖蕙兰馨。人争羡,青鬓未饶,恩袍草色光凝。佳音须侧耳听。报取日下蜚声。茧纸涂鸦,天上宝墨犹.....
除夜哭仲孙概(其二)
宋·徐瑞
我老那堪哭,吞声泪一襟。应门差慰眼,伏枕独伤心。白璧归黄壤,孤坟寄古林。凄凉重泣痛,临绝有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