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天
寒林
峰影
瀑布
精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谷,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开篇“谷抱山还叠,行行渐入深”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谷与连绵山脉相互拥抱,随着脚步的深入,景色逐渐变得幽深。接着“居然参理窟,飒尔对寒林”,描绘了诗人踏入一个仿佛蕴含着自然之理的秘密之地,面对的是冷峻的寒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云里辨峰影,冰间涩瀑音”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观察细致,即使在云雾缭绕中也能辨识山峰的影子,在冰冻的环境中听到了瀑布的潺潺声,将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最后,“迫霄精舍搆,涯涘许谁寻”表达了诗人对高耸入云的寺庙的向往,以及对这种隐秘之地的探索欲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静谧,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爱新觉罗·弘历

16536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别署长春居士、信天主人,晚号古稀天子、十全老人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训政三年,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最久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清高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执政中期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弘历在通过一系列边疆地区战事,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宠信和珅,吏治有所败坏,社会矛盾加剧。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贸易及有损主权之无理要求。但此时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嘉庆元年正月戊申日(1796年2月9日),弘历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壬戌日(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裕陵。

猜您喜欢

题月堂精舍
明·文湛
雨后青苔路不分,柴门竹里映斜曛。松花落尽无人到,只有山童扫白云。
瀑布
清·王大作
曾闻拟海立,今信有泉飞。绝壁风霆斗,青霄烟雨霏。光寒秋客袂,雪濑宕渔矶。晚渡石桥去,真同雁荡归。
秋日二首(其一)
隋末唐初·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谒金门二首(其一)
清·项鸿祚
秋水漫,鸭阵怯波分散。乌桕红飞霜叶乱,夕阳山一半。云被晚钟敲断,两两归舟相唤。烟月满湖人不管,画桡齐占岸。
别业瀫溪之南平湖远岫幽谷长林登顿沿泗颇擅独往之趣暇日效右丞辋川体为五言绝三十章并拉诸同好作焉(其十八)寒林
明·胡应麟
深林四无人,秋意满长薄。日暮牛羊归,寒烟出篱落。
追答王学士庐山篇见赠之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我昔庐山寻瀑布,香炉峰上披烟雾。白云无事早知还,欲共渊明奋高步。渊明醉石横溪边,九叠屏风三叠泉。饮酒正怜重九日,闻钟忽悟远公禅。吾心皎皎如秋月,照映寒潭无可说。何妨变化若.....
秋霜阁观瀑布
清·章天衢
言寻水西游,载出城西路。落日碍浮屠,归云没深树。浩然风雨声,银河忽倾注。其下风光潭,言是唐宗处。上有秋霜阁,言摘青莲句。时当骤雨余,瀑势下逾怒。飞龙欲攫人,蟠掣不容去。无.....
病起二首(其二)
宋·释智圆
湖天淡荡雁参差,行乐支筇绕所居。古壁苔荒鸣蟋蟀,水轩风冷谢芙蕖。看云默诵空王偈,拂榻闲开孔圣书。闭户无人慰寥索,草堂深夜照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