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赵
集
贤
桃
源
图
桃
花
开
落
一
千
年
,
落
英
墨
泪
红
斑
斑
。
白
雁
飞
来
天
地
改
,
人
间
那
复
有
桃
源
。
云
树
苍
苍
烟
水
暮
,
花
开
远
近
渺
何
处
。
地
坼
天
分
了
不
知
,
一
片
赵
家
乾
净
土
。
哀
哉
王
孙
泣
迷
途
,
渊
明
记
载
亦
模
糊
,
武
陵
仙
境
今
则
无
。
莫
谓
仙
境
今
世
无
,
青
溪
红
树
在
此
图
。
陇
湟
兵
气
秦
人
吁
,
傥
可
往
者
吾
其
徂
。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写花
桃花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赞美
边塞
悼亡
译文
桃花开了一千年又落去,落下的桃花瓣染上了墨色,泪痕般留下红斑。
白雁飞来,天地间一切都在改变,世上哪还有像桃花源那样理想的地方。
云雾中的树木苍茫,烟水暮色中,那桃花开落的地方远近难寻。
地裂天分,世事难料,只有那一片赵家的干净土地依旧。
可悲的是王孙贵族为迷途哭泣,渊明的记载也变得模糊不清,武陵的仙境如今已不存在。
不要说仙境在现世已不存在,这幅画中青溪红树构成的景象就是明证。
陇湟地区的兵气让秦人担忧叹息,如果能前往(理想的地方),我将前往寻觅。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万方煦的《题赵集贤桃源图》描绘了一幅桃花源的意境。首句“桃花开落一千年”,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桃源的永恒,暗示着世事变迁中桃源的神秘与超脱。次句“落英墨泪红斑斑”运用比喻,将桃花花瓣比喻为泪水,表达了对桃源失落的惋惜。“白雁飞来天地改,人间那复有桃源”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世界的对比,暗示桃源已非昔比,人间再难觅得那份宁静。接下来的诗句“云树苍苍烟水暮,花开远近渺何处”描绘出一幅云雾缭绕、花香四溢但又遥不可及的画面,增添了桃源的朦胧美和寻觅的艰难。“地坼天分了不知,一片赵家乾净土”暗指桃源的隐秘,仿佛是赵姓家族守护的一片净土,远离尘世纷扰。诗人感叹“哀哉王孙泣迷途”,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迷失在世俗中的无奈,同时“渊明记载亦模糊”暗示桃源的传说已渐行渐远。最后两句“莫谓仙境今世无,青溪红树在此图”点题,虽然现实中桃源难寻,但画家赵集贤却将其捕捉在画中,让读者在画作中感受到桃源的意境。末尾“陇湟兵气秦人吁,傥可往者吾其徂”则借边疆战事的紧张,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能追寻桃源般理想生活的期盼。整首诗以桃源图作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