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传颂
赞美
抒情
写景
写山
励志

译文

将朱砂和水银放入铅池中炼制,但收到的黄芽却无人知晓其真谛。
原本这是仙人留下的口诀,若想掌握,需有缘分且遇到有资格的师父。
师父必须明确地传授口诀,但世上喧嚣繁杂,很少有人谈论这些。
在这七十年间,只有一个人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这还需要他具备修仙的骨气。

赏析

这首《还丹歌(其十一)》由唐代的杨行真人所作,是一首探讨道教炼丹术与修仙之道的诗歌。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修炼秘法的传授与传承的重视。首句“朱砂水银入铅池,收得黄芽人不知”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神秘而微妙的过程,朱砂、水银和铅是古代炼丹术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物质转化与精神升华。这句诗暗示了修炼之路的隐秘性,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实践。接着,“本是仙人留口诀,有缘相遇还要师”强调了修炼过程中的指导与传承的重要性。仙人的口诀是通往修炼成功的关键,而“有缘相遇还要师”则表明了在正确的指导下,才能真正领悟修炼的真谛。“师须分明传口诀,世上喧喧少言说”进一步阐述了指导者角色的重要性,明确的教导是避免误解和错误实践的关键。在喧嚣的世界中,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往往被忽视,因此寻找一位明师并遵循其教导显得尤为珍贵。最后,“七十年中付一人,分明还须有仙骨”表达了修炼之路的漫长与艰难,以及对修炼者的内在品质的要求。修炼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修炼者具备超凡脱俗的品质,即所谓的“仙骨”,这是实现最终目标不可或缺的内在条件。整体而言,《还丹歌(其十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道教炼丹术与修仙之道的精髓,强调了正确指导、内在修为以及长期坚持的重要性。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