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炼丹
母爱
阴阳五行

译文

黑与白不属于同一种存在,却因为某些缘由,母亲和孩子之间有相互依赖的约定。
不能获得铅黄的芽,虽然努力制伏它却还是无法得到。
黄芽在阴暗中隐藏,白雪在阳光下产生。
它们将被投入火中燃烧,阴阳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母亲和孩子无法逃脱这种命运,无论生死,都永远相依相存。

赏析

这首《还丹歌(其八)》由唐代的杨行真人所作,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炼丹术中的核心理念——追求精神与物质的合一,以及内在生命的转化与升华。“黑类不同居,母子相依约。” 开篇以“黑类”象征物质世界,而“母子相依约”则暗示着内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这里“母子”可能代表了炼丹过程中需要调和的阴阳二元,即物质与精神、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不得铅黄芽,制伏还不著。” 铅黄芽在这里可能是炼丹术中的关键元素,代表了转化物质的基础。此句强调了对这些元素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只有通过恰当的制伏与调和,才能实现物质的升华。“黄芽阴中伏,白雪阳中作。” 黄芽与白雪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同状态,阴与阳则象征了宇宙间对立而又相生的两种力量。黄芽在阴暗中潜藏,白雪在光明中显现,这反映了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过程。“将入火中烧,阴阳相系缚。” 这里提到的“火”可能象征着炼丹过程中的高温,是物质转化的关键步骤。通过火的煅烧,阴阳二元得以融合,物质与精神在高温下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的状态。“母子不能逃,生死不离却。” 最后两句表达了生命内在的循环与不变。无论物质形态如何变化,内在的精神与生命的力量始终存在,生死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生命在不断的转化中永恒延续。整体而言,《还丹歌(其八)》通过深邃的象征与隐喻,探讨了炼丹术背后的哲学思想,即通过物质与精神的调和与转化,达到内在生命的升华与永恒。

猜您喜欢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金丹诗诀(其四十三)
宋·陈楠
夫鍊还丹先养铅,龟蛇一气产先天。虚心实腹方和合,结就灵砂一粒圆。
金液还丹歌(其三)
唐·元阳子
神水华池世所稀,流传不许俗人知。还将世上凡铅汞,相似令教人不疑。
赠潘景温叟
宋·欧阳修
秦卢不世出,俗子相矜誇。治疾不知源,横死纷如麻。番阳奇男子,衣冠本儒家。学本得心诀,照底穷根厓。泠然鉴五藏,曾靡毫釐差。公卿扫榻迎,黄金载盈车。语言无羽翰,飞入万齿牙。相.....
临江仙
元·牧常晁
打破这阳炉阴鼎,跃番黑汞红铅。龟蛇龙虎总虚言。六根并四大,阴物一齐捐。有个天然真一种,非心非肾非玄。不容口意识情传。修丹如此到,可谓大罗仙。
挽武宣教徯四首(其三)
宋·廖行之
呜咽钟悲子夜昏,灵椿摧折重销魂。数丝白雪遗慈母,一寸青松括耳孙。返哺声乾那可及,挽须情在不堪论。桂枝皎皎攲寒玉,伫看扬名振礼门。
春晨即事六首(其五)
清·缪重熙
几日花檐罨碧阴,蕉窗展卷薄寒侵。未妨坐定消春昼,真个书来抵馈金。贫贱只怜慈母老,平安聊慰旅人心。拟除烦恼如无事,妙悟当前仔细寻。
七言(其四十三)
唐·吕岩
三千馀法论修行,第一烧丹路最亲。须是坎男端的物,取他离女自然珍。烹成不死砂中汞,结出长生水里银。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