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
庙
歌
辞
·
享
太
庙
乐
章
·
雍
和
二
首
(
其
二
)
俎
豆
有
馥
,
粢
盛
絜
丰
。
亦
有
和
羹
,
既
戒
既
平
。
鼓
钟
管
磬
,
肃
唱
和
鸣
。
皇
皇
后
祖
,
来
我
思
成
。
祭祀
颂赞
典礼
皇室
音乐
情感
译文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上香气四溢,粢盛(古代祭祀时盛放粮食的器具)丰盛而洁净。调和的羹汤也准备好了,既已戒备又已安详。
鼓声钟声、管乐磬音,庄重地合奏出和谐的音乐。皇皇盛大的祭祀仪式开始了,祖先降临,我思慕的愿望得以实现。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祖先丰厚祭品、表达敬意之情的诗句。开篇“俎豆有馥,粢盛絜丰”描绘出祭品丰盛且香气扑鼻的情景,其中“俎豆”指的是古代用于祭祀时摆放肉类和蔬菜等食物的器具,“粢盛絜丰”则形容祭品的丰富和精美。紧接着“亦有和羹,既戒既平”表明还有其他的食品,如羹(一种古代的肉末食品),并且祭祀已经准备妥当,处于一种平静肃穆的状态。在下一段,“鼓钟管磬,肃唱和鸣”则转向音乐和声音的描述,展现了一场庄重而和谐的祭典氛围。“鼓钟管磬”都是古代常用的乐器,而“肃唱和鸣”则表达了乐声与歌声相互和谐的美妙场景。最后,“皇皇后祖,来我思成”表达了对先祖的尊崇之情,以及祭祀中对先人的思念和希望得到他们庇佑的心愿。“皇皇后祖”用以形容先祖的威严与伟大,而“来我思成”则是诗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先人功德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够成就某种美好的愿望。整体来看,这段诗描绘了一场气氛庄重、祭品丰盛、音乐和谐的祭祀场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祖先的尊崇与思念之情。
张说
351首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唐·包佶
岁正朱明,礼布元制。惟乐能感,与神合契。阴雾离翍,灵驭摇裔。膏泽之庆,期于稔岁。
至日南郊恭纪同徐嵋云文选孙三如考功黄率行验封限韵
明·孙传庭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云绕郊宫华似盖,月依辇路碧如轮。儒臣履舄联双佩,卫士兜鍪挽六钧。气肃牲牷登.....
郊庙歌辞·郊天旧乐章·豫和
唐·不详
蘋蘩礼著,黍稷诚微。音盈凤管,彩驻龙旂。洪歆式就,介福攸归。送乐有阕,灵驭遄飞。
王国祀仁祖庙乐八章(其七)彻豆奏嘉禾之曲
元末明初·宋濂
礼备乐举,祀事攸宜。孰其尸之,废彻不迟。皇哉神惠,覃及我私。灵氛将逝,如何勿思。
元符祀感生帝五首(其二)初献升降用《保安》
宋·郊庙朝会歌辞
冕旒俨若,步武有容。公卿济济,韶頀邕邕。
齐南郊光章十三首(其三)嘉荐乐
隋·无名氏
我恭我享,惟孟之春。以孝以敬,立我烝民。青坛奄霭,翠幕端凝。嘉俎重荐,兼籍再升。设业设虡,展容玉庭。肇禋配祀,克对上灵。
享庙乐辞十八首(其二)高明登歌乐
隋·无名氏
日卜惟吉,辰择其良。奕奕清庙,黼黻周张。大吕为角,应钟为羽。路鼗阴竹,德歌昭舞。祀事孔明,百神允穆。神心乃顾,保兹介福。
齐南郊光章十三首(其六)登歌
隋·无名氏
报惟事天,祭实尊灵。史正嘉兆,神宅崇祯。五畤昭鬯,六宗彝序。介丘望尘,皇轩肃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