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怀
写景
山水
抒情
写物
赞颂
情感
动物
田园
悼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北寺寅上人在其房中远眺山峦,玩赏前池之景的宁静与悠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首句“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和郑交甫的故事,象征着追求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接着,“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越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则强调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直接体验和内心深处的宁静。接下来的几句“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描绘了水波荡漾、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则通过听水声、观山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描述了池塘的广阔与连绵不绝,而“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则通过雨滴与微风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生动地描绘了水中鱼儿的游动和空中鸟儿的鸣叫,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最后,“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描绘了池塘中莲花与菱花的美丽景象,而“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则通过光影与香气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与满足,不再渴望外界的繁华与喧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