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咏物
写景
抒情
赞美
怀古
山水
秋天
写树

译文

我喜爱古槐树,如同古松树一样,它那曲折蜿蜒的形态,真像一条虬龙。
我更爱古槐树,与古柏相比,它的霜皮和黛色,仿佛凝聚成青铜。
它在三百年的时光里聚集云气,留下雨水,姿态矫健,似乎要与天风争锋。
即使在长夏时分,它依然茂密挺拔,仿佛拥有秋天的气息,横空出世,疑似饮下了山涧的彩虹。
入门的人看到它都会感到它的突兀与非凡,它的幽深树荫就如同在深山之中。
主人家族传承了先祖的恩泽,水源木本都与先祖无异。
灵星之精也纷纷为它赋诗,一时的风雅之士都以此为骄傲,词作雄健有力。
浚、冲、彦升等人都曾选其入诗,他们的鸿篇巨制刻于石上,声音传遍天空。
我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游览槐市,但我为自己的诗词才情感到惭愧,无法与之媲美。
我羡慕那位堂上老者为何如此精神矍铄,羡慕他阶下青葱的树木。
他莫非也是效仿庾肩吾服用槐实,使得容颜发色如同童子?
将来他自己也会眼睛明亮如童子,唉,槐树啊,你在墙东婆娑起舞,傲然挺立。
每日与幽人逸士相遇,即使经过千百年也不会结束。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茹纶常的《古槐歌为帷园先生赋》以古槐为题,通过描绘槐树的形态和历史沧桑,赞美了槐树的坚韧与长寿,同时也寓言了主人家世的源远流长和文化底蕴。诗中运用比喻,将古槐比作虬龙、古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盘根错节、挺拔苍劲的姿态。"屯云溜雨三百载"描绘了槐树历经风雨的岁月痕迹,"幽荫有若深山中"则渲染了其静谧深远的意境。诗人还借古槐赞美主人家族的传承,以及家族成员如浚冲彦升等人的文采风流,他们的作品如鸿篇巨制,声名显赫。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主人精神风貌的钦佩,以及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谦逊。最后,诗人祝愿帷园先生如古槐般长寿,期待他能长久地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寓意着友谊和文化的延续。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对古槐及其象征意义的深情赞颂。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