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励志
读书
惜时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修行与贫穷之间的关系。诗人提出,学习道法之前,首先要学会接受贫穷,因为贫穷能让人更贴近道的本质。一旦理解并实践了贫穷之道,那么所获得的道义之用,就如同一个贫穷之人所拥有的智慧与坚韧。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学贫”与“道方亲”、“体得成贫道”与“道用还如贫底人”进行对照,强调了贫穷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试图传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道并非远离尘世的奢华,而是在于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和内心的平静。贫穷在这里成为了一种修行的状态,而非一种外在的限制或痛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对道法追求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领悟。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从而在看似简单的“贫”中寻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林大理次崖(其一)
明·严嵩
廷尉平反力有馀,昼帘朱墨更忘劬。存疑遍示诸生录,传信新刊两寺书。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