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鸿
写景
山水
赞美
咏物
抒情
哲理
怀古
山中道者禅

译文

崇山峻岭靠天边,绿意环绕下的山峦仿佛俯首恭敬。
远处的山峰如同宝剑长戟般尖锐,近处的洞穴却并非简陋的茅屋。
青翠的松树在紫色的山崖上秀丽挺拔,白色的石头在深谷中生长。
岩石边生长着灵芝,山峰上繁茂的神木林立。
时常有风雨滋生,山林在日复一日的沐浴中更加繁茂。
和鸣之声中尽是鸟儿的啼叫,翱翔于空中的都是白鹤与飞鸽。
山中有道者静心修禅,田野里的小孩牧羊放牛。
试问此地已经历了多少年岁,回答说此地常保持清净无为的生活方式。
白鹤为伴,日间结群飞翔;黄猿为仆,夜晚静谧无声。
神仙们享受着万年的荣华,凡人们则享受着千年的福禄。
不论人的寿命长短,只感到岁月的恩赐和福气。
彩云从洞中升起,景色如诗如画地展现在鸿濛山的山麓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和隐逸生活的宁静祥和。"嵯峨倚空碧"展现出山势高峻直插蓝天,"环山皆拱伏"则显其威严与气势。"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运用比喻,将远山比作剑戟,近处的洞穴非寻常居所,形象生动。"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描绘了山中植物与岩石的色彩对比,富有诗意。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如灵芝生长在岩畔,神木耸立峰顶,风雨洗涤,鸟鸣猿啼,体现出山林的生机与和谐。"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描绘了修行者和牧童的生活,增添了宁静与淳朴的气息。"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表达了山中岁月的悠长与隐士的清修生活。"白鹤日间朋,黄猿夜中仆"以白鹤和黄猿为伴,寓意超脱尘世的自由。最后,诗人感慨"万岁神仙荣,千秋凡人禄",表达对神仙般长寿与平凡人生的不同理解,"无知甲子寿,但觉年数福"揭示了对幸福生活的朴素认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钟山的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作者朱元璋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

朱元璋

135首
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