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叔
才
幽
居
二
首
(
其
二
)
粗
才
濩
落
与
时
乖
,
湖
海
幽
居
一
竹
斋
。
月
径
清
游
疑
不
夜
,
风
窗
高
趣
到
无
怀
。
身
閒
有
分
白
莲
社
,
地
禁
无
心
红
药
阶
。
只
待
匡
庐
官
秩
满
,
一
章
程
奏
乞
残
骸
。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情感表达
人生哲理
赞美自然
译文
白话译文:我虽有才却生不逢时,粗浅的才情难以施展,现在我在湖海边幽静的竹斋里隐居。
白话译文:在月色映照的小径上漫步,仿佛觉得夜晚都不再清冷;风从窗户吹进,带来高雅的情趣,使我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白话译文:身闲着有时间就加入白莲社参与佛教活动,但我身处之地虽然禁止随意出门,对花园中的红药也失去了往日的喜爱。
白话译文:只等我在匡庐的官职期满后,就会上奏章请求辞官归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的文人,隐居于湖海之滨的竹斋中,享受着月夜清游与风窗高趣的宁静生活。诗人以“粗才濩落与时乖”开篇,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感慨。接着,“湖海幽居一竹斋”一句,点明了隐居之地的环境,竹斋作为精神寄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脱。“月径清游疑不夜,风窗高趣到无怀”两句,通过月夜散步和风中读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无怀”可能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无怀氏之国,象征一种理想化的、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身閒有分白莲社,地禁无心红药阶”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共聚白莲社的情景,以及在红药阶上自由漫步的自在。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只待匡庐官秩满,一章程奏乞残骸”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期待与归隐的渴望。他希望完成在官场的任务后,能够回到家乡,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了对个人自由与精神独立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葛胜仲
723首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赠梁渐子(其四)
明·陈邦彦
海氛初就平,骄敌犹匪茹。潢池有弄兵,逋诛在秦豫。材官非不足,往往烦召募。司农忧转饷,反裘未遑顾。遂使圣躬劳,况也诸曹署。草茅空有怀,所守在章句。温饱非良图,毛锥复何与。子.....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