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
影
·
八
月
闻
莺
,
值
海
棠
复
开
荻
风
橘
市
。
甚
引
人
晓
蝶
,
春
鹃
情
思
。
贴
梗
垂
丝
,
叶
已
飘
零
,
谁
料
花
偏
弄
蕊
。
蔫
然
半
坼
如
含
笑
,
伴
蘸
水
、
芙
蓉
沉
醉
。
怕
老
莺
、
乍
得
窥
时
,
忘
了
送
春
香
死
。
细
认
浑
疑
梦
醒
,
金
铃
旧
护
影
,
曾
啄
红
觜
。
蓦
过
墙
西
,
鸭
脚
浓
阴
,
惯
引
双
雏
深
避
。
重
来
已
是
林
黄
变
,
忍
又
见
、
粉
零
脂
碎
。
折
一
枝
、
插
向
蛩
疏
,
莫
被
冷
霜
憔
悴
。
写景
写花
秋天
抒情
怀旧
赞美
咏物
情感
离别
译文
荻风拂过橘市,春鹃的情感思虑引人注目,美丽的蝴蝶也被其吸引。
贴梗垂丝的花朵,叶子已经飘零掉落,没想到花朵却依旧盛开,蕊心依旧。
花朵凋谢的样子仿佛带着微笑,与水中的芙蓉相伴,沉醉其中。
害怕老去的黄莺,刚刚看到这景象时,竟然忘记了春天的结束和花香消逝。
仔细辨认后怀疑是在梦中醒来,金色的铃声依然回荡在旧时的影子中,那曾经啄食过红色嘴巴的情景仿佛重现。
突然越过墙西,看到浓密的鸭脚树荫,习惯性地引来两只幼鸟深藏躲避。
再次回来时,林中的颜色已经变得金黄,不忍再看到花瓣零落、脂粉碎裂的景象。
折下一枝花来,插在蛩疏之中,不要被冷霜所摧残而显得憔悴。
赏析
这首清代龚翔麟的《疏影·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描绘了一幅秋日海棠重开、莺啼蝶舞的景象。"荻风橘市"点明了季节转换,秋风吹过,橘市的繁华已逝,而莺鸣声中,海棠意外地再次绽放,引发诗人的情感共鸣。"甚引人晓蝶,春鹃情思",写出了早秋清晨,莺鸣吸引蝴蝶,唤起人们对春天的记忆和思念。海棠花虽已凋零,但仍有残留的花朵含苞待放,如同含笑般娇艳。"怕老莺、乍得窥时,忘了送春香死",借莺鸟的视角,表达了对春去秋来的感慨,以及对海棠花凋零的惋惜。接下来,诗人回忆海棠花曾经的繁华,"金铃旧护影,曾啄红觜",暗示海棠花曾吸引过小鸟啄食,如今只剩下了落寞的影子。"蓦过墙西,鸭脚浓阴,惯引双雏深避",描绘了墙边的浓荫下,鸭脚树下,小鸟们躲避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最后,诗人感叹时光流转,"重来已是林黄变,忍又见、粉零脂碎",再次强调了季节的变迁和海棠花的凋零。他决定折一枝海棠,插在稀疏的蛩鸣之地,希望能为它抵挡即将到来的冷霜,让它不至于过于憔悴。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莺鸣、蝶舞、海棠花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哀婉与生机,寓言了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龚翔麟
190首
文学家。又号稼村,晚号田居。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