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边塞
战争
抒情
励志

译文

虎节鱼符是汉朝的信物,东方的杀气何时能消散。
六千君子刚离开广东,七十勇将准备渡过辽河。
旌旗在遥远的道路上升起,在晓雾中显得威武;军令严明,使得寒夜中的刁斗也显得肃穆。
不要因雨雪而悲叹远行,圣明的君主忧劳国事,等待赏赐你貂皮大衣。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应申所作的《东事有感四首》中的第四首,通过对古代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首句“虎节鱼符出汉朝”,以“虎节”和“鱼符”象征着权力和身份,暗示了战争的起源,同时也暗含着历史的传承。接着,“东方杀气几时销”一句,直接点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死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持续不断的忧虑。“六千君子初辞粤,七十元戎拟渡辽”两句,通过对比“六千君子”的离开与“七十元戎”的准备渡海,展现了战争规模之大,以及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巨大反差。这里“君子”与“元戎”的区别,可能隐喻了文武官员的不同角色在战争中的作用。“道远旌旗凌晓雾,令严刁斗肃寒宵”描绘了军队行进的艰难与纪律的严格,通过“凌晓雾”和“肃寒宵”这样的自然景象,增强了画面的氛围感,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环境的恶劣和士兵生活的艰苦。最后,“莫歌雨雪伤行役,圣主忧劳待赐貂”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期望。这里的“圣主”指的是皇帝,而“赐貂”则是一种恩赐,意味着诗人希望皇帝能体恤士兵的辛劳,减少不必要的战争,实现国家的安宁。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