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抒情
写景
咏物
赞美
友情
写山
挽友悼亡
山水抒怀
写景赞国子
赞誉国子才华
表达友情之情
山中景色

译文

我虽然栽培桃李,使皇都处处可见其花果,但我却不愿追逐风尘,走那仕途之路。
一个人在林下才刚刚入会,而山中的九位老者却无法绘成图像。
鸟儿在笔冢上鸣叫,仿佛云烟四起;在诗坛上,却使草木凋零。
想要问那芬芳所在之处,在高高的山冈上,真的有凤凰雏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所作的《挽国子邹检讨》。诗中表达了对邹检讨的敬仰和对其辞世的哀悼之情。首句“栽成桃李满皇都”描绘了邹检讨教育有方,培养出众多才俊,遍布朝廷的情景,显示出其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次句“懒逐风尘走宦途”则暗示了邹检讨淡泊名利,选择在林下过清静生活,不追求仕途浮沉。第三句“林下一人方入会”,进一步强调邹检讨的隐逸之志,他虽身处林下,但精神却融入了学术团体,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影响力。第四句“山中九老不成图”则以“九老”象征邹检讨的德高望重,他的形象无法简单描绘。第五句“鸟呼笔冢云烟起”通过自然景象,寓言邹检讨的学问如云烟般深远,而“□□诗坛草木枯”可能暗示着他的离去使得诗坛失去了生机。最后一句“欲问流芳在何处,高冈真有凤凰雏”表达了对邹检讨身后声誉的肯定,认为他的精神如同凤凰雏鸟般将在高冈上永存,流芳百世。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学者的挽诗,赞美了邹检讨的人格魅力和学术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后辈的期许。

猜您喜欢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