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节日
地点
抒情
冬天的写景
写雪
赞美
名胜
城市

译文

在每日乘车游览的日子里,我来到京城凤台之上。
歌声随着风飘扬,雪花在舞蹈中环绕。
众多官员随着兴致聚集,无数祝福与时光同在。
如能长久承受恩典,微不足道的我在太平盛世得以提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与群臣在清晖阁举行的宴会,恰逢人日(古代节日之一),天气晴好,而突然降下雪花。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皇家宴会的豪华与欢乐,以及君臣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首句“舆辇乘人日”表明是在一个吉庆的日子里,皇帝乘坐车辇(古代交通工具),登上高台远眺。紧接着,“登临上凤京”则描绘了皇宫的壮丽景象,其中“凤”常用以比喻高贵之物,这里暗示着皇宫的宏伟与尊贵。接下来的两句“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生动地勾勒出宴会现场的情形。其中,“风寻歌曲飏”意味着和谐的音乐随风飘扬,而“雪向舞行萦”则是对雪花在空中飞舞的美丽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表达了场面上千官百吏随着宴会气氛的高涨而心情舒畅,以及对皇帝及国家的祝福之意。这里,“千官”和“万福”均为夸张之词,用以强调宴会的盛大与君臣之间的和谐。最后两句“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表达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以及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得到皇上的赏识,保持平安无忧的心态。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政治地位和自身命运的关切。整首诗以其华丽的词藻、流畅的节奏及深厚的情感,构建了一个既富有视觉美感又饱含文化内涵的艺术画面。

刘宪

24首
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七。赠兖州刺史。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