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
成
春
风
吹
送
笑
谈
香
,
玉
漏
银
灯
破
夜
凉
。
归
去
东
华
听
宫
漏
,
杏
花
落
尽
六
更
长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夜景
时间抒怀
宫怨
杏花落写景
译文
第一句“春风吹送笑谈香,玉漏银灯破夜凉。”可以翻译为:春风吹来,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谈笑声和香气,玉制的漏器与银制的灯笼映衬出夜晚的清凉。
第二句“归去东华听宫漏,杏花落尽六更长。”可以翻译为:我回到东华宫中聆听宫中的计时漏刻,此时杏花已经落尽,夜也更显得漫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夜景象,语言优美,意境宁静。开篇“春风吹送笑谈香”一句,便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里人们欢聚畅聊的情景。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更有着使人心情舒畅、促进交流的力量。接着“玉漏银灯破夜凉”一句,则转向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玉漏和银灯都是古代计时工具,诗中用它们来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光线的清澈。这里不仅描写了夜色,更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第三句“归去东华听宫漏”一转,场景移到了皇宫之中。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分,独自返回东华(可能指代东华门或东华宫),倾听着宫中的水钟声。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更隐含了一种孤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杏花落尽六更长”则以杏花落尽来形容春天的结束,同时通过“六更”(古代分日为十二时,夜晚每段时间称为一更)强调了时间的长度和夜的漫长。这里既有对逝去美好的留恋,也透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伤。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风、玉漏银灯、宫漏声和杏花落尽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既美好又带有一丝孤寂与哀愁的夜晚景致。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内心感受和生活体验。
猜您喜欢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柳枝词十三首(其四)
宋·司马光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乌栖曲(其三)
明·李攀龙
黄金匼匝葳蕤钥,北斗阑干城上落。美人空床夜不眠,双双玉箸下灯前。
春夜
明·孙传庭
官署饶幽况,含毫对酒垆。春星临晓树,夜色满平芜。兴剧呼明月,诗成质老奴。盘桓不成寐,清坐未言孤。
偶集(其一)
明末清初·彭孙贻
偶来成一笑,命酒得三升。春懒宜人傲,钟寒觉两增。鸡声摇簿醉,花影阂疏灯。痛饮怜身事,冥冥去鸟能。
惜春词
元·程一宁
春光欲去疾如梭,冷落长门苔藓多。懒上妆台脂盖蠹,承恩难比雪儿多。
春寒夜
宋末元初·黄庚
银烛烧残听漏声,春寒诗思觉凄清。一庭夜色无人管,分付梨花伴月明。
夜直
宋·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