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传
花
底
。
瑶
砌
。
曳
罗
襟
。
谁
弄
璚
箫
夜
清
。
天
寒
酒
醒
愁
自
听
。
分
明
。
秦
楼
海
样
深
。
倦
倚
屏
山
愁
脉
脉
。
情
难
说
。
香
炷
销
银
鸭
。
漏
初
长
。
露
初
凉
。
昏
黄
。
月
痕
移
粉
墙
。
抒情
情感
秋景
夜景
怀旧
思乡
爱情
译文
花香环绕,在精美的建筑下,有人在摇晃着轻柔的衣裳。在寂静的夜晚,是谁在吹奏着晶莹剔透的箫声?
天寒地冻中,从酒醉中醒来,我独自听着无尽的忧愁。矗立在面前的是如此深沉如海的秦楼。
疲倦的我倚在屏风上,心情愁苦而无法言说。香烟在银色的鸭形烛台上渐渐消散。夜漏初长,时间似乎特别漫长。
露水初降,天气开始变得凉爽。天色昏黄,月光的影子悄悄移到了粉墙上。
赏析
这首《河传》由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花园中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愁与细腻的情感。"花底。瑶砌。曳罗襟。" 开篇以“花底”点明地点,暗示着一个充满生机与美的环境;“瑶砌”则描绘了如玉般光洁的台阶,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曳罗襟”则通过女子轻盈的动作,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谁弄璚箫夜清。” 这一句以“璚箫”(金玉制成的笛子)的悠扬声调,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幽,仿佛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无声中演奏,引人入胜。“天寒酒醒愁自听。” 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酒意渐消,心中涌起的孤独与忧愁。这里的“酒醒”不仅指身体上的清醒,更暗含心灵的觉醒,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刻与复杂。“分明。秦楼海样深。” “秦楼”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宫殿,此处借指主人公心中的理想之地或难以触及的爱情。与“海样深”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距离与不可得的无奈。“倦倚屏山愁脉脉。” 主人公疲倦地靠在屏风上,眼中满是愁绪,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疲惫与哀伤。“情难说。香炷销银鸭。” 情感难以言表,只能通过燃烧的香烛来寄托。这里将香烛比喻为“银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深沉与难以表达。“漏初长。露初凉。昏黄。月痕移粉墙。” 通过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夜晚的漫长与寂静。月光的移动,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情感的流转与变化。整首《河传》通过对夜晚花园的细腻描绘,以及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与情感深度。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与听觉的画卷,更是情感与思绪的抒发,让人在静谧的夜晚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与思考。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