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
富
池
双
泉
寺
三
首
(
其
二
)
丹
枫
叶
叶
委
江
塘
,
旅
况
空
馀
古
锦
囊
。
阙
下
有
家
劳
梦
寐
,
灯
前
无
酒
遣
荒
凉
。
陈
踪
浮
泛
栖
僧
舍
,
往
事
消
磨
落
客
床
。
世
态
自
应
酬
酢
懒
,
已
拚
双
鬓
受
年
光
。
山水
秋天的
写景的
怀古的
抒情的
节气的
译文
丹色的枫叶一片片落入江塘之中,旅途中只剩下我孤独的身影与这古老精致的锦囊相伴。
我心中的思念一直萦绕着远方的家,在灯前无酒的寂寞夜晚,只觉得周围的景象显得格外荒凉。
流浪的生活使我的足迹像飘浮不定般,暂住在僧舍之中,过去的事情也在独自度过的日子里逐渐消磨殆尽。
面对世态的变化我自然已经学会了随遇而安,对于衰老,我已选择放下而不再执着,任由岁月在双鬓留下痕迹。
赏析
这首宋诗《寓富池双泉寺三首(其二)》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江塘边飘零的丹枫,心中充满孤寂与怀乡之情。首句“丹枫叶叶委江塘”以秋日枫叶的凋零象征诗人的漂泊,景象凄美。第二句“旅况空馀古锦囊”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仅有的回忆寄托在古锦囊中。第三句“阙下有家劳梦寐”写出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忘怀。第四句“灯前无酒遣荒凉”则通过无酒消愁的情境,渲染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第五、六句“陈踪浮泛栖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描绘了诗人暂住僧舍,过往经历如梦般消逝,更增伤感。最后两句“世态自应酬酢懒,已拚双鬓受年光”揭示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淡漠,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接受,流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超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将往三沙有怀玉山徵君会稽外史
元末明初·陈基
海门自与碧天通,独驭灵槎远向东。一道银潢秋浪白,三洲金刹日华红。龙吹花雨惭闻法,鸟语云樯喜报风。无奈思君重回首,依依江树送冥鸿。
游西樵夜宿沛然堂次壁间韵
明·何其伟
萧瑟金风吹鬓丝,更阑霜冷益凄其。孤鸿夜逐关河度,倦客愁随鼓角悲。欹枕听鸡偏寂寞,披衣鸣剑独委蛇。开帘曙色临青嶂,立马云端自咏诗。
西风
清·顾逊之
洞庭江上始生波,袅袅西风怨薜萝。商信渐催华发变,凉飙偏觉异乡多。梧桐叶写怀人句,觱栗声传出塞歌。莫怪才人悲宋玉,愁中时序易消磨。
夜泊黄石岐闻笛寄内
明·阮自华
无诸城外江流急,夜向澄江发清笛。横江石貌旧嶙峋,度海风声况憀慄。月中岛树映江明,笛里关山并海平。醉向扁舟听不得,不知梦到几回情。
癸未九月寓京邸乞菊自赏
明·李学曾
菊是山中隐逸花,山中乞得到官衙。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水调歌头·己卯初度
明·陈霆
著书鹖冠子,倚仗鹿门翁。十年正堪一笑,梦觉大槐宫。早是年开五秩,便待人生百岁,双脸再难红。试问输铜臭,何似作诗穷。道根深,俗缘浅,世情空。仙山久扃,花院名位夙相通。安事舞.....
江神子/江城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宋·葛胜仲
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倾酒绿,借颜红。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故人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
送名医凌汉章还苕三首(其三)
明·秦康王
柬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千里风尘双短鬓,五湖烟水一闲身。梦回孤馆寒砧急,望入遥空候雁宾。料得纪行多赋咏,云笺无惜寄阳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