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抒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梅庵禅寺时所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随意沧洲傲”以“随意”二字开篇,展现了诗人随性自在的心态,仿佛在苍茫的水边独自傲立,暗示了他内心的超脱与独立。接着,“玄关晚共过”则可能暗喻诗人与禅寺的缘分,或是对禅理的探索与领悟,通过“晚”字强调了这种相遇的偶然与深刻。“捍江青嶂逼”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山峦的雄伟与逼近,青色的山峰似乎要与江水相接,营造出一种壮丽而深邃的自然景观。“碍杖白云多”则进一步展示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云层厚重,似乎随时可能遮挡行人的道路,也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幻莫测。“地僻闲樵牧,人稀老薜萝”两句,通过描写偏远之地的宁静生活场景,展现了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们简单而自足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闲樵牧”和“老薜萝”分别指闲适的牧羊人和古老的藤蔓,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悠远的画面。最后,“采真与汗漫,不负紫芝歌”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自我与自由的精神境界,与道家哲学中的“采真”(追求本真)和“汗漫”(无拘无束)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歌颂。这里的“紫芝歌”可能是指赞美自然或生活的歌曲,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庵禅寺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禅理与个人精神追求的融合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