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访
写景
山水
地点
庐山
咏物
赞美
抒情

译文

探访世间失去了隐居的高人,跟随山中的与仙灵不同的贤士。
清晨出发整理好云一般的帽子,攀登高峰寻找那遥远的栖息地。
高高的山岭仿佛隔开了半边天,长长的悬崖断裂绵延达千里。
云雾承接着星辰,深潭和山谷洞穿了大江之滨。
险峻的山峰像老虎的獠牙般突出,峻峭的山峦又似熊耳一样矗立。
冰雪可能掩埋了上百年,古树必定经历了上千年的祭祀。
鸡鸣声在清澈的溪流中回响,猿猴的啼叫则在白云间飘荡。
美丽的波浪随着水穴一个个展开,彩霞般的石头碰触着山峰而升起。
形态交错并非单一,高低不齐却又都相像。
静心聆听那凤凰竹笛的宾客,遥想那能钓得龙子的传说。
松树和桂树满布于膝前,怎堪忍受城市的污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超然物外的情怀。“访世失隐沦”一句,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庐山的神秘气息。"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则通过对诗人登山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勇于攀登、追求高洁的情操。“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等句节,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庐山之大气磅礴、神秘莫测。"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更是以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山石的雄伟姿态。“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表达了诗人对于庐山自然景观的长久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则通过生动的声音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之中。“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展示了诗人对于山水间奇特景观的细腻感受。"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则总结了庐山各异而又和谐统一的自然美。最后,“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神仙音乐和神秘生物的向往,表现出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而“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则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大自然与尘世生活的不同,以及诗人对于纯净山林生活的向往。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庐山的壮美景观,更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情感的深度。

鲍照

202首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