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情感
冬雪
抒情
朔雪
地理
野外
山水
四季
冬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大雪覆盖的广阔景象,诗人独自在雪中行走的情景。首句“朔雪晨行集”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大雪在早晨聚集,营造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接着,“无边已道周”一句,通过“无边”和“道周”的对比,展现了雪景的辽阔与深远。“何人茅屋问,著处野僧留。”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在雪中的偶遇,或许是询问路途,或许是寻求避风之地,与隐居的僧人相遇,增添了诗作的禅意与宁静感。“带怯东阳瘦,寒深稚子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怯”字赋予“东阳”,“瘦”字形容其状态,同时“稚子愁”则表现了孩童在严寒中的无助与担忧,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最后,“长年飘絮里,只自愧閒鸥。”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柳絮,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或许感到孤独与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羡慕,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雪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思考,既有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月黄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月黄含雨气,隐映画楼前。笛向寒光起,声随素影传。海风青作冻,渔火白成烟。宿鸟惊梧叶,愁人又不眠。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