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山水
写景
咏物
情感
哀怨
地方
金陵
节气
时间
至今
励志

译文

译文:豪士们阻挡在江海之间,分割着领土的权力。
译文:真正的英雄打开了通往四面八方的道路,毫不费力地展现了威力,无需拉弓搭箭。
译文:六朝的杰出人物已经逝去,他们的遗迹被寒烟中的蔓草所缠绕。
译文:至今仍然令人感到悲伤的是江南地区,渔船上还传唱着古老的咏歌。
译文:在险峻的山中,虎豹藏身在洞穴里,年迈的僧人穿着破旧的僧袍,在那里修行。
译文:青天之上日月运行,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像蚂蚁一样微小的生物忙碌地旋转。
译文:身体随着时间慢慢老去,而我的道路却与这个世界背道而驰。
译文:即使如此,我仍然能够欣赏到壮观的景象,因为巨大的水域朝着无数的河流奔流而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金陵》,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眼前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金陵(今南京)历史变迁的独特感受。首句“豪士阻江海,瓜分域中权”暗指六朝时期群雄割据的局面,豪杰们凭借江海之险争夺天下。接下来,“真人开关梁,曾不费一弦”赞美了古代英雄以智取胜,无需武力开疆拓土。“六朝妙人物,蔓草萦寒烟”则转而描绘六朝时期的文人雅士,他们的风流逸事如今只剩下荒草丛中的冷寂回忆。诗人感慨“至今哀江南,咏歌在渔船”,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消逝的哀思,以及对渔夫唱出的古老歌谣的怀念。“穷山虎豹穴,磨衲拥高年”形象地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即使身处险恶环境,他们仍能坚守清贫,过着高龄的岁月。“青天行日月,坐看磨蚁旋”运用夸张手法,写出诗人静观世事如磨蚁般流转,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身将时共晚,道与世相捐”表达诗人意识到自己与时代一同老去,但仍然保持着超脱世俗的态度。“犹能揽壮观,巨浸朝百川”最后两句,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收尾,寓意尽管个人力量有限,但依然能欣赏到大自然的宏伟壮观,感叹江河汇聚的壮丽场面。整体来看,黄庭坚的《金陵》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宿松树塘
清·和瑛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赖有相传不.....
题赵学士色竹图
元末明初·刘基
竹性本孤直,磬折良可怜。由来刚介有摧挫,岁寒然后知真坚。虚堂无人清气会,日满高林风影碎。漆园胡堞去茫茫,今落潇湘苍玉佩。我思美人淇水隈,路永莫致增悲怀。雪霜纷糅嘉实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