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田园
祈雨主题
赞美天子
怀古忧世

译文

译文:贫穷的儒生忧愁和快乐都与百姓相同,更何况是身居高位负责劝导农业的人。
译文:整日用简单的饭菜来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去攀爬高耸的山峰。
译文:不必过分看重小丘壑中鸣叫的鹤鸟,更应期望朝廷能够启用那些能够像龙一样翻云覆雨的杰出人才。
译文:从此以后,雨水充沛滋润了枯竭的土地,像仁宗这样的爱民如子的天子将会出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文少激祈雨有感》,表达了作者对于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和对贤明君主的期盼。首句“穷儒忧乐与民同”揭示了诗人作为一个贫穷儒生,其忧乐与百姓紧密相连,体现出儒家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接着,“何况朱轮职劝农”暗示了诗人关注农业,希望能通过官职推动农业生产。“终日齑盐供一饭”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即使简朴度日,也希望能为百姓谋取温饱。“几时肤寸冒千峰”则寓言自己虽力量微薄,但愿能像攀登山峰那样为百姓尽力。诗人不求个人声名显赫,只希望朝廷能启用贤能之士,如“朝廷起卧龙”。最后两句“从此滂沱遍枯槁,爱民天子似仁宗”,诗人期待着天子能施行仁政,普降甘霖,使干旱的大地重获生机,如同宋仁宗般关爱百姓。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荅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唐·李白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諠。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一.....
题韩伯时剪韭轩(其一)
元末明初·钱宰
西园春韭与阶平,留客西轩夜不扃。旧雨别来今雨至,早畦摘尽晚畦青。每怀海内皆兄弟,相对花前几醉醒。我亦爱君乔木好,嘤嘤黄鸟把杯听。
秋热(其一)
宋·方岳
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老夫大失望,亦自愧两屐。青山吾故人,可想不可觌。农家请言田,使我舌屡唶。六月潴为泥,七月稿为腊。十无一二存,政苦蝗狼藉。吾.....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
宋·韩维
闻君买宅洞庭傍,白水千畦插稻秧。生事已能支伏腊,岁华全得属文章。骞飞灵凤知何暮,蟠蛰蛟龙未可量。莫以江山足清尚,便收才业傲虞唐。
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唐·孟郊
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韦生堪继相,孟子愿依邻。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霜枝留过鹊,风竹扫蒙尘。郢唱一声发,吴花千片春。对君何所得,归去觉情真。
再献五章奉资一笑(其五)
宋·李至
小院荒凉亦自如,才盈五亩又无馀。槛中脩竹依时种,壁上斜行信手书。雨打杏花将烂漫,风吹杨柳渐扶疏。诚知浊酒非公饮,频为芳辰过陋居。
题汪水云诗卷(其八)
宋·胡斗南
诗家冷淡作生涯,有客相过旋煮茶。斫去梅花除去柳,绕堤只合种桑麻。
赋贫民田诗
南北朝·谢朓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敦本抑工商,均业省兼并。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黍稷缘高殖,穱稌即卑盛。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