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
父
给
事
挽
词
十
首
(
其
三
)
三
晋
山
河
数
十
州
,
频
年
水
旱
不
能
秋
。
我
公
出
把
司
农
节
,
粟
麦
还
于
地
上
流
。
怀古题材
译文
第一句“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描述的是:在三晋地区的数十个州县里,由于连续多年的水旱灾害,农作物无法正常成熟收获。
第二句“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描述的是:我们的官员(我公)负责掌管农业的节制和调节,通过他们的努力,粮食和麦子等农作物得以重新回到大地上,像流水一样流动着,也意味着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了正常。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他的叔父写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叔父在司农职位上解决水旱灾害,恢复农业生产成就的赞扬。首句"三晋山河数十州"描绘了叔父管辖区域的广阔和地理风貌,"频年水旱不能秋"则反映了当地长期遭受自然灾害的困境。然而,"我公出把司农节"一句,通过"我公"的敬称,表达了对叔父担任司农官职的尊崇,他一出马,就改变了局面,"粟麦还于地上流"象征着丰收的景象,粮食满地,寓意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富饶。整首诗简洁而有力,赞扬了叔父的政绩和对民生的贡献。
黄庭坚
2359首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您喜欢
杀一围
清·洪亮吉
撮许贼,何能为,官家更劝杀一围。平阳城头贼锋挫,美人不来城不破。严兵何纷纷,伐鼓何喧喧,美人一呼官家奔。官家奔,亦何往。君不见马上徒膺祎翟荣,车前已作降王长。
续百一诗(其三)
明·杨慎
豫让感知己,之死无二心。青茾敦友义,捐躯酬断金。煌煌彼二节,照曜古与今。国士有馀誉,参乘无知音。何当续良史,鸿笔兴幽沉。
题东山高卧图
元·刘鹗
君不见今将官,徒知学公携妓游东山。一朝传闻贼至关,匹马远窜不复还。又不见桓司马、秦苻坚,叛逆之气凌云烟。惟公胸中兵甲全,成功谈笑神怡然。嗟哉!方今群盗等蝼蚁,之子见公应愧.....
观烧劫图
明·郑文康
福严寺里秃鹙儿,不竖幡幢竖贼旗。白昼杀人凭佛力,严沙沟变火坑池。
湘寇
宋·曾巩
衡湘有寇未诛剪,杀气凛凛围江浔。北兵居南匪便习,若以大舶乘高岑。伧人操兵快如鹘,千百其旅巢深林。超突溪崖出又伏,势变不易施戈镡。能者张弓入城郭,连邑累镇遭驱侵。群党争誇杀.....
甲申夏五闻.大行挽词八首(其一)
明末清初·彭孙贻
百六乾坤血战年,惊看北极震幽燕。风雷晦冥娲皇冢,神鼎沉沦泗水烟。缟素万方同野哭,英灵九庙正孤悬。远人空有敷天恨,泪尽田横海岛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