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便
写景
春景
赞美
咏物
情感
爱情
闺怨
手法
婉约
冬景
雨景

译文

嫣然的美好无法目睹,庭院旁伴着一道苔藓与蔬菜的景色,数丛小草也生长在庭前。
这美丽之景已经习惯于从清晨开始,翠绿的枝叶扶起它,在风中欢笑,在露珠中哭泣。
柔软的刺相互勾连,仿佛在画中轻轻折叠,细软的罗布轻柔地围绕。
细数花开的时节,它并不像红蔷薇那样鲜艳,却也在春日清晨独自开放。
经过几番寒冷的雨后,花儿紧挨着白雪,经历了霜降依然盛开如昔,如此美好的面容难以消逝。
多情的凤鸟问道,它们居住在花粉中,是否会在这时再次来到。
每一年的爱意都如初,如同那十二次的月圆,蟾枝妖娆的姿态也在年复一年地显现。
将这美景用圆润的笔触描绘下来,用鹅溪的景色斜扫勾勒出它的神韵。

赏析

这首《三姝媚》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花开花落、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生动画面。首先,“嫣然看不了”一句,以“嫣然”形容花朵的娇美,却说“看不了”,暗示了花朵的繁盛与美丽,引人遐想。接着,“伴一径苔蔬,数丛庭草”则描绘了花儿生长在青苔与庭草之间,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并存,为整首词营造了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氛围。“惯自朝来,倩绿茎扶起,露啼风笑”几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花朵赋予了情感,早晨时分,花朵在绿茎的扶持下,仿佛在露珠中哭泣,在微风中欢笑,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生命力和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软刺勾连,把画摺、纤罗轻缭”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朵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软刺勾连着,如同轻柔的丝线缠绕着轻盈的罗纱,形象地表现了花朵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细数花期,不似红蔷,但开春晓”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独特之处,不同于艳丽的红蔷薇,它们只在清晨绽放,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雨过几番寒悄,便雪紧霜浓,冶容难老”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即使经历了风雨与严寒,花朵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难以老去,体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凤子多情,问栖香粉翼,恁时重到”以“凤子”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花朵再次绽放的期待与深情。最后,“爱傍年年,十二度、蟾枝妖袅”则表达了对花朵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美丽景象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循环往复之美的感慨。“写入圆毫拂取,鹅溪斜扫”则是对描绘与欣赏这一美景的描述,通过笔墨将这份美丽定格,供人细细品味与欣赏。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花朵的美丽与自然界的和谐,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与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猜您喜欢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菩萨蛮(其一)
宋·向子諲
鸳鸯翡翠同心侣。惊风不得双飞去。春水绿西池。重期相见时。长怜心共语。梦里池边路。相见不如新。花应解笑人。
玉簪
元·刘因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南歌子·咏所见
清·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洞仙歌
清·周星誉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又小婢催人.....
鹧鸪天(其二)
宋·李之仪
浓丽妖妍不是妆。十分风艳夺韶光。牡丹开就应难比,繁富犹疑过海棠。须仔细,更端相。烂霞梳晕带朝阳。千金未足酬真赏,一度相看一断肠。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