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励志
写景
咏物
哲理
读书
秋天

译文

“莎鸡初在野,最早得秋寒。”可以翻译为:“莎鸡首次出现在野外,它最早感受到了秋天的寒冷。”
“亦未伤迟暮,其如行路难。”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年岁渐增,但)这并不让人感到悲伤或迟暮,而前行之路却总是困难重重。”
“忘言但吟啸,与道日游盘。”可以解释为:“忘记言语,只顾吟咏长啸,与道相伴,每日游历盘旋。”
“青岁还经学,纷纶一井丹。”这句诗的意思是:“青春岁月再次经过学习,纷繁复杂的学问如同从一井中取出的丹药。”

赏析

此诗《喜侃士病愈赠之(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莎鸡早感秋寒,引出对人生疾苦与疾病复原的感慨。首句“莎鸡初在野,最早得秋寒”描绘了莎鸡作为秋天来临的象征,最早感受到季节的转变,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界的先知。接下来“亦未伤迟暮,其如行路难”则表达了尽管面对生命的晚期,仍然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忘言但吟啸,与道日游盘”两句,诗人以莎鸡为例,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通过吟唱或啸声来表达情感,与自然之道共舞,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青岁还经学,纷纶一井丹”则寓意着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应坚持学习和成长,如同井中之丹,虽处深暗却依然保持其本色,象征着内在的坚定与纯洁。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莎鸡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中疾病与逆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持自我成长的态度。

屈大均

6717首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