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慎
思
秋
日
同
文
馆
(
其
二
)
秋
日
同
文
馆
,
何
人
独
擅
场
。
养
莪
方
在
沚
,
琢
玉
已
成
章
。
笔
列
千
锋
阵
,
庭
焚
一
炷
香
。
得
贤
从
此
始
,
岂
特
致
民
康
。
秋日写景
励志
读书
赞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中的一幕,展现了学士们勤奋学习、切磋学问的场景。首句“秋日同文馆,何人独擅场”点明地点与时间,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必定有人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接着,“养莪方在沚,琢玉已成章”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学生比作待雕琢的玉石,通过教育与培养,逐渐展现出才华与智慧,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的过程。“笔列千锋阵,庭焚一炷香”进一步渲染了学习氛围的浓厚与庄重,笔墨如阵,香烟缭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学术气息的环境。最后,“得贤从此始,岂特致民康”表达了对人才培育的重视,认为从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走出的人才,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在社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民众的福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同文馆内学习场景的细腻描绘,赞美了教育的力量,以及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对于社会的贡献,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