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写景
冬日
战争
伤怀
场景
边塞
山水
炊烟
漠地风光

译文

阴云密布遮住了清晨的阳光,我偶尔随着风和飘动的羽毛注视着高原。
鹅黄色的春光换去了韶华,狐狸毛般的云雾笼罩着野外的气息。
战火蔓延在山岗上,剩下的只有胜利的社稷,炊烟带着雨水从残垣断壁间升起。
伤心的鸿雁在这片土地上哀鸣,唯有那漫长的林间,喧嚣着冻雀的叫声。

赏析

此诗描绘了清晨时分,阴云密布,遮蔽了初升的太阳,一片朦胧景象。诗人偶然间随着飘落的羽毛,眺望着高原。鹅黄的色彩象征着生机与变换,暗示着季节更迭;而狐白的毛皮则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衬托出野外的朦胧与昏暗。战火后的山冈上,虽然胜迹尚存,但炊烟在雨中升起,却映照出颓垣败瓦的荒凉景象。诗人以“伤心鸿雁哀鸣地”一句,表达了对战乱后凄凉景象的感慨,而“惟有长林冻雀喧”则以对比手法,突出了林中雀鸟的喧闹,反衬出人烟稀少、荒凉冷清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战争过后的荒凉与人民生活的艰辛,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猜您喜欢

黎阳作诗三首(其三)
魏晋·曹丕
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追思太王德,胥宇识足臧。经历万岁林,行行到黎阳。
红崖山春望
明·胡庭兰
万树晴光淑气催,行春一马独徘徊。云移玉笋空中出,日映仙葩镜里来。极浦绿烟川草遍,小桥红阵野棠开。莫伤戎事淹衣剑,且把年芳入酒杯。
夏日杂题六首(其五)
宋·陆游
渚蒲经雨送微馨,野鹤凌风有堕翎。归入衡门天薄暮,清沟浅浸两三星。
营中口号
明·唐之淳
晓问前驱晚问营,橐驼牛马一时鸣。贪依水草宁辞远,恐湿旌旗却爱晴。灯火照山星万点,箭筹传令月三更。渔阳已尽辽阳到,早卜宁边息战争。
南征八咏(其八)回军将入竹堑城作
清·林占梅
亲友何劳远出迎,悠悠一片管弦声。全军甲冑归戎伍,夹道衣冠迓凯兵。鼍鼓□鸣山岳壮,云麾招飐海天晴。回时制就「南征赋」,长为熙朝颂太平。
秋夜闻潮
清·朱彭
钱塘形胜古莫比,曲江名从枚乘起。一日秋潮两度来,满城人住江声里。吾家恰在吴山旁,楼高遥见江云黄。夜永镫昏群籁寂,耳边忽觉来洋洋。初如春雷乍起蛰,殷殷填填声未集。旋疑铁骑金.....
官军行
明末清初·汪琬
乱飞沙禽吠村狗,官军夜逾谷城口。大船小船争避行,长年吞声复摇手。锦袍绣箙月中明,牛肉粗肥挏乳清。胡琴遍伊凉曲,尽是冰车铁马声。
雪屏歌赠赵考功
明·罗洪先
点苍之山千岁雪,化作白石成岩穴。返照疑从瑶岛来,刚风不度银花折。青天垂素虹,隐隐十九峰。散入西洱海,倒映玉芙蓉。当年曾此洗兵甲,馀波无复藏蛟龙。山上多香草,白石无人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