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亲情
爱情
生活
城市

译文

长安城中有条狭窄的小巷,这条小巷连马车都难以通过。
正好碰上两个少年,他们拦住马车问我家住哪里。
回答说我家新市旁边,这个地方容易记住,也不会忘记。
家里的大儿子是二千石的高官,次子是孝廉郎。
小儿子没有官职,但在洛阳做官服和冠帽的生意。
三个儿子都进了家门,家中自然就充满了光亮。
大儿媳织着绮纻(一种丝织品),次儿媳织着流黄的丝织品。
小儿媳没有事情做,就带着琴上到高高的厅堂。
老人你慢点走,我调好琴弦还没有结束演奏呢。

赏析

这首汉代乐府诗《长安有狭斜行》描绘了长安城内一条狭窄街道的景象,以及街道上发生的一幕对话。诗人通过这幕对话,展现了长安社会的阶层差异和家庭生活的情景。诗中首先提到“长安有狭斜”,点明地点,暗示了这条街道位于繁华的都城之中,但因其狭窄而显得与众不同。接着,诗人描述了两位少年在街道上遇到一位行人,并询问其家庭情况。这一场景简洁地勾勒出长安社会的日常风貌,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他人身份的好奇与关注。随后,诗人详细介绍了这位行人的家庭背景:“君家新市傍,易知复难忘。” 表明他的家庭位于新市附近,这是一个容易辨识且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进一步地,诗人描绘了家庭成员的职位和职业:“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这里,“二千石”指的是高级官员的职位,“孝廉郎”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官场的年轻士人,而“衣冠仕洛阳”则可能是指家庭成员中有人在洛阳任职。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家庭的显赫地位,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高度重视。最后,诗人通过“三子俱入室,室中自生光”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家庭内部和谐融洽的氛围。接着,诗人又以“大妇织绮纻,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来展现家庭成员各自忙碌而有序的生活状态。大妇和中妇分别在织布,而小妇则弹琴于高堂之上,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展现了他们生活的艺术性和文化修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长安城内一条狭窄街道上的日常生活,还巧妙地融入了家庭成员的身份、地位、职业以及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文精神。

两汉乐府

106首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由于专事搜集、整理民歌俗曲,因此后人就用“乐府”代称入乐的民歌俗曲和歌辞。在六朝,更明确地把“乐府”和“古诗”相对并举,以区别入乐的歌辞和讽诵吟咏的徒诗这两类诗歌体裁。宋、元以后,“乐府”又被借作词、曲的一种雅称。“乐府”有两个含义,一是古代音乐官暑的名称,一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 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 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 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 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 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 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 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西汉从 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歌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猜您喜欢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