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湘
道
中
连
月
征
长
路
,
经
年
别
故
园
。
高
飞
无
过
雁
,
清
啸
有
哀
猿
。
谷
转
萝
偏
密
,
山
深
木
愈
繁
。
天
涯
行
欲
遍
,
何
日
慰
椿
萱
。
写景抒情
怀乡
秋日山水
悼亲思乡
季节流转
译文
连月奔波在漫长的征途上,整年都离开了故乡。
高空中没有飞过的雁群,只有清亮的啸声伴随着哀猿的啼叫。
山谷中,藤萝偏生而密集,山深之处,树木愈发繁茂。
走遍天涯,何时才能让母亲和萱草得到安慰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长途跋涉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首句“连月征长路”,以连续的月份和漫长的旅途开篇,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距离感。接着“经年别故园”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与故乡的分离,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高飞无过雁,清啸有哀猿”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雁的高飞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无过”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猿的哀啸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思念。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映射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谷转萝偏密,山深木愈繁”描绘了一幅深山密林的画面,萝藤的茂密和树木的繁盛,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仿佛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最后,“天涯行欲遍,何日慰椿萱”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天涯虽远,但总有归期,诗人渴望早日回到亲人身边,给予他们安慰与陪伴,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孤独、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捣练子·客中
清·沈榛
花破萼,柳垂丝。客梦惊回独语时。听彻子归肠欲断,故园频望数归期。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踰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
明·梁元柱
山门阒寂子云居,径绕长廊落木疏。此地何人曾面壁,晚云晴护一床书。
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
唐·权德舆
綵仗列森森,行宫夜漏深。殳鋋方启路,钲鼓正交音。曙月思兰室,前山辨谷林。家人念行役,应见此时心。
送客往涔阳
唐·李群玉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艳词十七首(其八)
明·谢与思
梅蕊初含岭路香,天南迢递损柔肠。旗亭压酒行堪换,愁尔宵寒问鹔鹴。
客中即事四首(其一)
元·杨载
渐觉星星两鬓皤,推愁不去奈愁何!客中忘却春光度,惊见前林嫩竹多。
题野店壁
宋·陆游
断稿投衣橐,残壶挂马鞍。寺荒寻店久,桥败涉溪寒。道里逢人问,题名拂壁看。平生惯行役,随处得加餐。
南歌子
宋·向滈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昏昏西日度严关。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北雁连书断,新霜点鬓斑。此时休问几时还。准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