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同
杜
刺
史
游
百
万
湖
因
芙
蓉
盛
开
舣
舟
湖
中
主
翁
苏
原
山
人
携
尊
以
赏
之
散
后
苏
原
赠
以
佳
章
遂
次
韵
以
答
谢
云
(
其
一
)
秋
菊
盈
盈
九
月
天
,
木
莲
湖
上
亦
呈
鲜
。
飘
如
西
子
缠
绡
舞
,
艳
似
真
妃
带
酒
眠
。
偶
对
芳
姿
呼
二
妙
,
却
逢
具
眼
号
双
贤
。
从
今
作
古
风
流
远
,
未
遇
知
音
莫
漫
传
。
写景
秋日
咏物
写花
荷花
赞美
抒情
友情
秋天
译文
第一行:“秋菊在九月的天空下开得旺盛,木莲湖上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第二行:“(这里的景色)像西施的轻纱舞动般飘逸,又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艳丽姿态。”
第三行:“偶然对着这美好的姿态呼唤‘二妙’,又恰逢有识之士称赞‘双贤’。”
第四行:“从今以后,这样的风景和诗歌将会流传千古,但如果遇不到知音之人,就不要随意传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湖畔的美景,诗人饶相以细腻的笔触,将秋菊与木莲的美丽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秋菊比作西施缠绕着轻纱翩翩起舞,又比作真妃带着醉意安然入眠,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娇艳与生机。同时,诗人通过“偶对芳姿”、“却逢具眼”等词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从今作古风流远”,意味着这种美好的景象将会成为历史上的佳话,流传久远。“未遇知音莫漫传”,则表达了在未找到真正懂得欣赏之人之前,不应轻易传播的意思,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价值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情感和对艺术价值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