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言
古
诗
凡
十
四
首
(
其
四
)
凤
凰
被
五
采
,
自
顾
何
葳
蕤
。
朝
饮
醴
泉
水
,
暮
宿
梧
桐
枝
。
虞
廷
舞
箫
韶
,
周
时
或
鸣
岐
。
和
声
感
至
治
,
千
秋
一
来
仪
。
孔
圣
实
继
作
,
盛
德
元
匪
衰
。
徉
狂
者
谁
氏
,
乃
独
歌
已
而
。
咏物
写鸟
抒情
怀古
赞美
情感
秋天
译文
“凤凰被五采,自顾何葳蕤。”这句诗的译文是:凤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它自身看起来非常绚丽夺目。
“朝饮醴泉水,暮宿梧桐枝。”这句诗的译文是:它早晨饮着甘甜的泉水,晚上则栖息在梧桐树的枝头。
“虞廷舞箫韶,周时或鸣岐。”这句诗的译文是:在古代虞朝的宫廷里,箫韶之乐在演奏,而到了周朝,有时也会在岐山听到凤凰的鸣叫。
“和声感至治,千秋一来仪。”这句诗的译文是:和谐的声音感动了至高无上的治理者,千载难逢的凤凰再度降临。
“孔圣实继作,盛德元匪衰。”这句诗的译文是:孔子这样的圣人在其后的时代继续创作,他的盛德并非衰落,而是传承下去。
“徉狂者谁氏,乃独歌已而。”这句诗的译文是:那个放浪形骸的人是谁呢?他独自唱着歌,自得其乐。
赏析
这首明代李昱的五言古诗《五言古诗凡十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凤凰的优美图景。凤凰被五彩斑斓的羽毛装饰,显得格外华丽,它自我欣赏的姿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白天,凤凰饮用甘甜的醴泉水,夜晚则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着高洁与宁静。诗中提及虞舜时期宫廷中的音乐演奏——箫韶,以及周代的乐音可能在岐山响起,这些都寓言了凤凰的祥瑞之声与盛世的和谐。凤凰的和鸣预示着政治清明,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这样的景象千年难得一见。诗人进一步强调,孔子作为圣人,继承并发扬了这种美德,他的盛德并未衰退。然而,对于那些行为放纵、不知礼法的人,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只有凤凰独自歌唱,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和对世俗的讽刺。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凤凰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虑,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道德追求。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