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张
器
玉
归
闽
中
十
载
流
离
避
战
尘
,
白
头
憔
悴
始
归
秦
。
霜
前
渭
水
有
归
雁
,
乱
后
长
安
无
故
人
。
不
惮
北
邙
迁
榇
远
,
莫
忘
东
鲁
寄
书
频
。
明
年
我
亦
崧
南
去
,
拟
买
黄
牛
种
汝
滨
。
送别
思乡
怀古
历史
现实
季节
时光
人生哲理
译文
第一行:经历了十年的流离失所,为了躲避战乱,现在终于白头憔悴地回到了秦地。
第二行:霜降前的渭水边有归来的大雁,但经过战乱的长安已经没有旧日的友人。
第三行:不怕墓地北邙山遥远要迁移,要记得在东鲁常常寄信来往频繁。
第四行:明年我也要前往崧南地区了,打算买一头黄牛在你家田边耕种。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云鹏所作的《送张器玉归闽中》。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十年漂泊,历经战乱,最终回到故乡的复杂心情。首联“十载流离避战尘,白头憔悴始归秦”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的艰辛历程和疲惫之态。颔联“霜前渭水有归雁,乱后长安无故人”运用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不惮北邙迁榇远,莫忘东鲁寄书频”则体现了主人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尾联“明年我亦崧南去,拟买黄牛种汝滨”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过上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杨云鹏
18首
云鹏。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猜您喜欢
水龙吟二首(其二)
清·高士奇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红一线,雷车制。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野炉争拥,.....
谒孔明祠
明·王云凤
中原无处不兵戈,独向冈头抱膝歌。丑女只将才作配,将军须待驾频过。图中龙虎真难测,身后桑田未肯多。两表久无曹父子,一星还殒汉山河。青天白日神长在,宋碣唐碑字欲磨。寂寞荒台俨.....
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
清·陈维崧
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
自彰德卸任,侨寓修武,欲归未得,倏又岁阑
清·陈以豫
听鼓梁园十载馀,官休犹恋客中居。山河已改家何在,风雪无边岁又除。病起忽惊腰带减,年来只觉鬓丝疏。山阳幸遇同乡友,时共衔杯醉草庐。
答叶浩吾·六首(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夏曾佑
扁舟归去也,何梦度寒潮。衡宇居相迩,鸡豚行见招。浮生同一寐,阔别又今朝。目送篮舆去,河桥万柳条。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唐·崔涂
鳞鬣催残志未休,壮心翻是此身雠。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耕钓旧交吟好忆,雪霜危栈去堪愁。如何只是三年别,君著朱衣我白头。
送查伊璜还浙
明·陶天球
北风吹落梅花新,剩水残山感梦频。云暗越台愁别骑,雪晴秦望待归人。违时独许文章贵,异地相思性命真。沈醉离亭看落日,茫茫东海尽黄尘。
送西域丁鹤年兵后还武昌省亲墓(其二)
明·来复
燕云何处是并州,赤壁矶头问去舟。海阔山长羁旅梦,天荒地老死生愁。他乡寒食身千里,故陇斜阳土一抔。为语东归华表鹤,英雄馀骨几人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