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田园
咏事
写实
怀民情

译文

低田已经没有水了,高田干得快要死了。
北风刚刚停歇又南风起,田间的黄尘日日飞扬。
早晨踏车劳作,晚上还要踏车劳作,早晚踏车不用埋怨叹息。
太岁运行到酉年,寻找浆液来制作酒。田家的五行之中,或许有它的道理。
可悲的是僧道在正午时分还在外面行走,口里诵读经文心中忡忡不安。
青天上的云变黑表示雨即将来临,但转眼又被风吹散。
上天是聪明有智慧的,难道不怜悯农民吗?连续三天的甘霖(好雨),天下就会丰收。
迎接神灵、参加社戏,村里鼓声冬冬作响。
这时家家户户都扶着醉酒的人回家,白云红树中迷失了方向,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赏析

这首《踏车行》描绘了明代农民在干旱季节劳作的艰辛与期待雨水的心情。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农田的缺水状况,“低田已无水,高田干欲死”,形象地表现了旱情的严重。接着,北风南风交替,黄尘飞扬,象征着天气的不稳定和农民劳作环境的恶劣。“朝踏车,暮踏车,朝暮踏车休怨嗟”表达了农民们不辞辛劳,日夜劳作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通过“太岁在酉,觅浆作酒。田家五行,其理或有”这一句,暗示了农民们对于自然规律的信仰和对未来的希望。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僧道在烈日下诵经的情景,以及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担忧,反映了不同群体对自然现象的不同理解和态度。最后,“青天云黑雨将至,翻然又被风吹去”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但又担心雨水被风吹散的矛盾心情。“惟天聪明,岂不念农”则表达了对上天的祈求,希望它能体恤农民的辛苦。“三日甘霖,天下乃丰”预示了如果能有及时的雨水,就能带来丰收的景象。最后,诗人描绘了迎神赛社、村鼓冬冬的节日场景,以及家家户户欢庆丰收的景象,体现了农民对生活美好愿望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猜您喜欢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高阳窥园有感(其一)
明·戴奎
橘柚连云手自栽,别来谁复为封培。棘篱缺处秋偏早,时有邻童摘实来。
甘肃总督吴达善奏报秋收诗以志慰
清·爱新觉罗·弘历
自春闻沾膏,慰望意并切。诚以灾馀地,难再逢歉缺。夏月屡被泽,犹未敢怡悦。秋熟已登场,报来幸独窃。米价落大半,兼无租赋折。吾民其少苏,额手天恩彻。明年亦免租,连稔冀以叠。元.....
园居漫兴(其二十五)
明·孙承恩
瓠白茄子青,软美胜粱肉。百年腐儒餐,饫饱堪鼓腹。
蚕妇怨
宋·周南
去年蹉却沤麻时,寒女卒岁号无衣。今年无叶蚕眠迟,五月簇茧方缲丝。丝成那望衣儿女,且织霜缣了官赋。不愁织尽杼轴空,只恐精粗不中度。寒女寒女无重叹,且将败缕缝新绽。愿得明年蚕.....
斫榆谣
清·吕履恒
天谓我民何?夏不雨,秋不雨,春无麦无禾。取彼斧戕,榆则有皮。长吏见之,怒形于颜。趋伐其树,尽其根于田。将报上官,曰维丰年。
题刘伯山蕃殖图二首画禾黍稌菽麦(其一)
宋·杨万里
老子平生只荷锄,误携破砚到清都。归来荒尽西畴却,愧见刘家蕃殖图。
山溪谣
宋·释善珍
山溪流㶁㶁,山田半砂砾。羸牛领破耕不息,午饥眼花在牛脊。我饥田舍无糟糠,但愿天常雨粟盈官仓。官租吏征有故常,官籴吏横如虎狼。君不见先年春旱牛遇疫,妻儿挽犁代牛力。又不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