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
月
歌
治
平
山
寺
何
岧
峣
,
湖
光
吐
纳
山
动
摇
。
烟
中
明
灭
宝
带
桥
,
金
波
万
叠
风
骚
骚
。
年
年
八
月
十
八
夜
,
飞
廉
驱
云
落
村
舍
。
金
盆
出
水
耀
光
芒
,
琉
璃
迸
破
银
瓶
泻
。
散
作
明
珠
千
万
颗
,
老
兔
寒
蟾
景
相
吓
。
鱼
婢
蟹
奴
争
献
奇
,
手
搴
桂
旗
吹
参
差
。
水
花
云
叶
桥
心
布
,
移
来
海
市
秋
风
时
。
吴
侬
好
事
邀
新
客
,
舳
舻
衔
尾
排
南
陌
。
红
豆
新
词
出
绛
唇
,
粉
胸
绣
臆
回
歌
席
。
绿
娥
淋
漓
柂
楼
倒
,
醒
来
月
在
松
杉
杪
。
山水写景
咏物
节日
中秋
场景
赞美
抒情
译文
治平山寺高耸入云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湖面上烟雾缭绕的宝带桥时隐时现,金光闪耀的波浪在风中摇摆。
每年的八月十八日夜晚,凉风驱散云彩,村舍显现出来。
金盆从水中涌出,光辉四射,宛如琉璃瓶破碎,银色的液体倾泻而出。
光辉四溅后化为无数明珠,如同老兔和寒蟾共同展现的奇妙景象。
水中的鱼虾蟹类竞相展现神奇之处,人们手持桂花旗,吹奏出参差的乐声。
湖面上桥上的装饰像水花云叶般繁复,仿佛将海市蜃楼的景象移到了这里。
吴地的人们热情地邀请新来的客人,船只接连不断排列在南面的道路上。
新词如红豆般从唇边流出,歌声在华丽的歌席上回荡。
舞女们舞动身姿,衣香云鬓在柂楼上淋漓尽致地展现,直到醒来时月亮已经高悬松杉树梢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治平山寺的壮丽景色,山寺高耸,湖光与山色相互映照,宝带桥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犹如金色波浪起伏,风声飒飒。诗人特别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夜晚的壮观景象,仿佛飞廉驱云,金波如万叠银瓶泻下,散作无数明珠,月光与水波交相辉映,令人惊叹。诗人进一步通过比喻,将月光比作老兔寒蟾,鱼婢蟹奴竞相展现奇妙,桂花飘香,歌席上佳人唱出新词,如红豆般鲜艳。月色下,船队排列成行,人们欢聚一堂,歌妓们醉舞于柂楼,月光照亮松杉梢头,营造出浓厚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总的来说,这首《串月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江南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间欢乐的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