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秋日写景
边塞
田园
咏物
双鸥
村景写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登楼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秋意与淡淡的忧愁。首句“零落十年客”,以“零落”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历经岁月沧桑,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一个“客”字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流露出一种异乡游子的孤独感。接下来,“迢遥百尺楼”一句,通过描绘楼的高度,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身处高处、眺望远方的情境,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遥远、艰辛的感慨。“霜寒龙塞晚,风急雁门秋”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霜寒、晚、风急、秋,这些词组共同营造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龙塞和雁门则是边塞之地,暗示了诗人可能身处边疆,或是对边疆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同情与敬仰,也暗含了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之情。“独戍三家市,长河一夜舟”描绘了一幅孤军守卫、夜航渡河的场景,独戍表现了边疆守卫者的孤独与艰苦,三家市和长河一夜舟则展现了边地的荒凉与夜晚的静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最后,“村活还可醉,相对有双鸥”两句,诗人似乎在寻找一丝慰藉,通过饮酒和与双鸥相对,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这里的“村活”可能指的是乡村的生机,而“双鸥”则象征着自由与和谐,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登楼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哲思。

猜您喜欢

奇寒酿雪愁思纷然和坡公聚星堂韵
清·孙周
空廊拥烬聚乾叶,云日模糊天欲雪。炊烟久断坐耐饥,冷对梅花正愁绝。严风刺壁尖于刀,老屋声摇势将折。楚南连年方苦兵,哀哉死者虫沙灭。书生赤手寸铁无,深恨长鲸未能掣。鼙鼓动地烽.....
看牧牛
清·程虞卿
边城秋到霜飞早,塞草萧萧折北风。一角发声沙碛里,万牛回首夕阳中。职当扰猛还谁任,饥为求刍即尔功。我是吴人休问喘,垂鞭且控五花骢。
答张崌崃中丞二首(其二)
明·王弘诲
烽火城西猎骑微,南楼清暇霁霜威。稚歌出牧声新变,缓带临池色故飞。遂有锦溪来锦绣,遥传珠海尽珠玑。怀中纵有堪酬璧,不及君家玉案希。
赵北口
清·玄烨
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浴鸟迎船出,垂杨隔浦分。中流清赏洽,箫鼓陋横汾。
偶成寄彦谧
明·郭登
三岁春风客未归,边城无事暂幽栖。朱樱映日枝头满,翠荇牵风水面齐。老树藏鸦添嫩叶,旧巢归燕补新泥。闲来渐有渔樵兴,更欲移居向瀼西。
春日口占
清·国柱
大野春回晓日曛,瞻蒲望杏总殷殷。蛰虫辟户翻新土,候雁呼风认旧群。千古屯田贻壮策,几人筹国建殊勋。兵戈销尽为农器,布谷催耕叫塞云。
河东宪司聘考试贡士过井陉关二首(其二)
元·周伯琦
晋赵分形胜,危关独耸然。缘坡频入谷,越岭复登天。土沃尤宜菜,民勤尽力田。居庸当北望,绵亘共山川。
次韵邵生
元末明初·倪瓒
已从鸥鸟狎云深,老我无机似汉阴。采采菊花犹满地,萧萧霜发不胜簪。南游阻绝伤多垒,北望艰危折寸心。好在吴松江水上,青猿啼处有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