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
西
写景
咏物
情感
春天
药草
治病养生
写山

赏析

这首元代黄清老的《题医人黄子厚》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同时融入了对医者黄子厚的赞美与敬意。首句“悠悠溪上山”,以悠长的溪流与山峦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叠叠山下云”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云雾缭绕,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的隐逸之地。“幽人不出户,芝草日以春。”这里“幽人”指的是隐居的医者黄子厚,他虽身居深山,却能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四季更迭的美好。芝草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同时也暗喻了医者黄子厚的医术如同春日般生机勃勃,能够治愈疾病,带来健康。接下来的“伯也种丹杏,心与孤鸿轻;仲也捣玄霜,西风林间声。”通过对比两位医者的不同行动与心境,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医术风格和高尚的医德。伯医者的心如孤鸿般轻盈自由,或许在探索医学的奥秘时,内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仲医者则可能在处理复杂的病症时,如同西风中林间的声响,既有力量又不失柔和,体现了医术的精湛与细腻。“世降运不齐,病随人心生。”这句揭示了疾病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强调了医者面对不同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的患者时,需要具备灵活多变的医术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芳草何所无,谁能撷其英。”诗人在这里借芳草之喻,表达了对医者黄子厚高超医术的赞美,认为他的医术如同芳草般广泛而珍贵,但又难以完全捕捉和描述其精华所在。最后,“吾宗幼方积,积久用更精。金丹有时合,白日升蓬瀛。”这一部分是对医者黄子厚医术传承与积累的肯定,暗示其医术不仅源于个人努力,还蕴含着深厚的传统医学智慧。金丹的比喻象征着医术的精髓,而“白日升蓬瀛”则表达了对医者黄子厚最终能够达到医学巅峰境界的期许与祝福。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医者黄子厚医术与人格的赞美,展现了元代医者在追求医学真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生命健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