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答
赐
酒
诗
仙
童
下
赤
城
,
仙
酒
饷
王
平
。
野
人
相
就
饮
,
山
鸟
一
群
惊
。
细
雪
翻
沙
下
,
寒
风
战
鼓
鸣
。
此
时
逢
一
醉
,
应
枯
反
更
荣
。
写景
抒情
咏物
节令
冬天
情感
友情
赞美
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境中的宴饮情景,语言古朴典雅,意境奇妙。开篇“仙童下赤城,仙酒饷王平”两句,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背景,仙童从神秘的赤城下来,带着仙酒赠给名叫王平的人物,这里的“仙童”和“仙酒”都营造出一种非凡的氛围。接下来的“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群惊”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在大自然中共享美酒的情景。这里的“野人”指的是生活在野外的人,他们聚集起来一同品味仙酒,而“山鸟一群惊”则是对这场宴饮带来的一种干扰,山鸟因人声而惊飞,但也增加了画面生动性。“细雪翻沙下,寒风战鼓鸣”两句,转换了环境气氛,从温暖的宴饮转向了严寒的自然景象。细雪如同翻腾的沙子般纷飞,寒风则像是战鼓一般地鸣叫,这种对比强烈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敏锐感受,也映射出宴饮中人们的情绪变化。最后,“此时逢一醉,应枯反更荣”两句,是对整个场景的一种总结和升华。在这样一个非凡的宴会上,即便是醉酒也成了一种享受,一种荣幸。这里的“枯木逢春”意象,指的是即使是枯萎之物,在春天的到来后也能重获生机,这里用以形容醉酒后的状态,是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仙境宴饮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庾信
323首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