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
动物题材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文长老的僧人在云山中修行的生活,通过训狐的奇特行为,巧妙地传达了与访客之间的微妙联系。诗中充满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僧侣生活的静谧和谐。首句“我入山来亦偶然”,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了自己进入山林的随意与自然,没有刻意的目的或期待,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或是心灵的召唤。这种不经意的进入,为后续的情节埋下了伏笔。次句“初无消息与人传”,进一步强调了文长老在山中的隐居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没有过多的纷扰和消息传递,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训狐缘底潜知得”一句,引入了自然界中的神秘元素——训狐。这里的“训狐”并非普通的狐狸,而是具有某种特殊能力或智慧的狐狸,能够预知某些事情的发生。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暗示了文长老与自然界的某种特殊联系,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深刻洞察力。最后,“隔夜飞鸣报老禅”则将故事推向高潮。训狐在夜晚的飞鸣,不仅仅是对文长老的问候,更是对即将到来的访客的预告。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也展现了文长老与外界之间微妙而神秘的沟通方式,以及他超脱世俗的智慧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山中世界,以及其中人物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邹浩

979首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唐·刘禹锡
常修清净去繁华,人识王城长者家。案上香烟铺贝叶,佛前灯焰透莲花。持斋已满招闲客,理曲先闻命小娃。明日若过方丈室,还应问为法来邪。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游洞壑山庄
明·沈鍊
几处山川近世中,向来车马不曾通。今宵揽辔烟霞里,何异神仙驭玉龙。
寓江州西城
宋·董嗣杲
奔忙梦落富池程,归托蘧庐恋灌城。有石醉乘新月坐,无家吟逐乱云行。衣遗母线寒针在,烧起公山晚阵鸣。邻屋酒香堪洗恨,拟栽松菊效渊明。
送杨伯可
宋末元初·陆文圭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