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阮
公
诗
十
五
首
(
其
二
)
十
年
学
读
书
,
颜
华
尚
美
好
。
不
逐
世
间
人
,
斗
鸡
东
郊
道
。
富
贵
如
浮
云
,
金
玉
不
为
宝
。
一
旦
鹈
鴂
鸣
,
严
霜
被
劲
草
。
志
气
多
感
失
,
泪
下
沾
怀
抱
。
读书
惜时
哲理
抒情
志气
赏析
这首诗是江淹的《效阮咸诗十五首·其二》,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富贵生活的超然态度和个人才华未被发挥的感慨。"十年学读书,颜华尚美好。"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修养,外貌依旧秀丽,内心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积淀。"颜华"指的是容颜和文采,这里既形容了诗人的外在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才学。"不逐世间人,斗鸡东郊道。" 这两句则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不愿意随波逐流地参与世间的喧嚣,如斗鸡等低俗之事。"东郊道"常用来指远离尘嚣的地方,象征着清静和超然。"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淡态度,将富贵比作无根的浮云,而视金玉等珍宝如同普通之物。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欲望的心境。"一旦鹈鴂鸣,严霜被劲草。"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突然变化的情景,鹈鴂鸣叫象征着季节的更迭,而严霜覆盖着坚韧的草木,这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力的对比和抗争。"志气多感失,泪下沾怀抱。" 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不满,因才华未得以施展而感到失落,这种情绪伴随着泪水,让人不禁对诗人的处境产生同情。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以及对于个人才华和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刻感慨。
江淹
134首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