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呓
八
首
(
其
七
)
凉
月
团
团
照
远
空
,
荻
花
如
醉
蓼
花
红
。
江
湖
无
复
藏
鸥
迹
,
天
地
何
曾
享
马
?
。
已
见
旄
头
沉
赣
水
,
又
闻
大
旆
出
秦
中
。
只
今
五
岭
无
消
息
,
望
断
长
干
数
落
鸿
。
秋景写景
山水写景
抒情表达
边塞情感
寄思无音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江水、鸥鸟、天地等自然元素,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凉月团团照远空”,以“凉月”点明季节为秋,月光如圆盘般明亮地洒在遥远的天空,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荻花如醉蓼花红”一句,将秋季特有的两种植物——荻花与蓼花,描绘得生动形象。荻花似乎沉浸在秋风中,而蓼花则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和层次感。“江湖无复藏鸥迹,天地何曾享马?”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同时也蕴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江湖不再有鸥鸟的踪迹,天地间似乎也失去了某些往日的繁华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现状的忧虑与反思。“已见旄头沉赣水,又闻大旆出秦中。”这两句运用典故,旄头象征北方的侵扰,赣水和秦中则是地理方位的指代。诗句暗示了边疆的战事和国家的动荡不安,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担忧。最后,“只今五岭无消息,望断长干数落鸿。”五岭是南方山脉,长干则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情感寄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数落鸿”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离散之苦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探索。
猜您喜欢
游黄山
宋·谢凤
历览岧峣接斗牛,岩排云树翠阴稠。风生药臼清香远,日照丹岩紫气浮。仙乐有声闻昼夜,灵泉无火沸春秋。犹多奇绝应难到,聊写新诗纪胜游。
秋思四首(其四)
明·江源
碧天凉冷雁来疏,此后无因寄远书。岐路辛勤终日有,登山临水复何如。
鄂州南楼
宋·郑起
淳祐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大船如龙捲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费袆霞佩跨黄鹤,洞.....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其五)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载香粳要换鱼,鱼多只恨绿尊虚。西江疍女多相识,白首扁舟似老渔。
涿州早发
清·张岳崧
月华露叶望微茫,马色鸡鸣破晓凉。天上觚棱如梦远,故园风景与愁长。招邀却喜逢贤主,城市犹能说古皇。南去关河多胜概,惭无佳咏壮归装。
渡黄河
清·张鹏翮
漫说乘槎犯斗牛,几人击楫向中流?鱼龙秋夜沧波冷,风雨中原王气收。一自汉皇沉璧马,几回明月照沙头?安澜谁使淮黄合?去入沧溟到十洲。
用张子白韵寄姚齐州十首(其七)
明·成鹫
神仙多吏隐,山水独关情。一与閒云遇,悠然逸兴生。有人倚丹嶂,招手入朱明。知是葛洪子,重来寄一声。
灵谷寺
明·范景文
小队冲寒路不喧,长松影落给孤园。迎风十里旃檀气,负郭千家古雪村。灵月自生空谷底,暗泉环漱半山根。到来未敢穷游目,时亟方严锁钥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