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
赞美
情感
秋天
地方
自然
美景
情感中的友情
称颂人物
四季之秋

赏析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赠郑侍御子义》。诗中以“衣绣翩翩”开篇,描绘出郑侍御子义衣着华贵、风度翩翩的形象,接着以“带垂”进一步强调其身份尊贵。诗人通过“看君真是郑当时”一句,将郑侍御子义与历史上的郑当时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身份和地位的肯定。接下来,“每逢佳客必青眼,况复诸郎多白眉”两句,运用了典故,赞美郑侍御子义在佳客面前总是表现出真诚的欢迎态度,对诸位年轻子弟则以长者之风示人,展现了其待人接物的高雅风范。“老去壶中宽世界,名成谷口动京师”两句,既表达了对郑侍御子义年长之后仍能保持豁达胸怀的赞赏,也突出了其名声远播,影响京城的影响力。最后,“吴姬压酒齐讴倡,那得秋霜上鬓丝”两句,以吴地女子为背景,描绘出宴会上热闹欢腾的场景,同时借“秋霜上鬓丝”这一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郑侍御子义虽已年迈但仍保持青春活力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郑侍御子义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成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情感和高度的评价。

王世贞

7088首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猜您喜欢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其二)
明·李舜臣
求贤诏许尚岩阿,今复东还且奈何。终属陶潜三径有,真嫌刘宠一钱多。江间绿水明心曲,海上青山著鬓皤。处处秋兰犹自好,扁舟采揽足经过。
送东方子春归广汉
宋·吕陶
閒上层楼赋式微,暮云重叠雁南飞。三秋已有还乡念,十日那堪送客归。世路最宜心似水,年华休叹露沾衣。一官拟得知何处,回首风标又阔违。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宋·赵挺之
相逢三十春,欢宴殊未足。都门今见君,行意一何速。正之南国秀,德业素所畜。才名振京师,贤达竞推毂。当年诸邑政,惠爱春兰馥。惟思结恩信,几欲弛鞭扑。一朝使王畿,茂草鞠圜狱。高.....
送毕县尹
元·黄溍
归途环佩晓珊珊,白日青天映羽翰。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
送徐布政之广东
明·唐文凤
宠恩授职喜超迁,庆锡纶音下日边。东广秉钧臣宰重,南州传谱子孙贤。五羊化石留千古,一鹗横秋上九天。朔雪炎风总王土,圣明德治在承宣。
送郑德和检讨之融水县尹
元·陆炯
清朝才士多如雨,之子声华重讲筵。天上玉堂辞圣主,岭南花县得英贤。蛮烟秋暗桄榔洞,瘴雨春深茉莉田。莫道衡阳无过雁,好题书寄五云边。
送黎知州还任
明·徐溥
伟矣黄堂客,皇都报政还。年光何荏苒,世事亦间关。五马云边道,双旌雪后山。董生才望重,指日簉鹓班。
送晏青云还蜀
明·沈周
诗草琴张共一囊,轻舟八月过瞿塘。功名如梦青云远,桑梓关心白发长。喜脱豸冠寻隐计,閒书牙笏记丹方。登高王粲应憔悴,始信江山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