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深
父
伤
字
韵
(
其
四
)
春
秋
二
百
战
,
一
一
叙
兴
亡
。
书
战
皆
非
义
,
称
人
亦
贬
强
。
临
文
常
抑
楚
,
谨
始
必
尊
王
。
穷
究
当
时
事
,
应
须
发
感
伤
。
战争题材
怀古
历史抒情
赏析
这首诗《和深父伤字韵(其四)》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战争非正义性的深刻批判以及对权力滥用的谴责。诗中强调了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应秉持公正与尊重的原则,同时推崇维护王权的正统性,体现了对历史事件深入探究后的感慨与悲伤。“春秋二百战,一一叙兴亡。” 开篇即以“春秋”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点明了战争频发的残酷现实,通过“兴亡”二字,既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也预示了历史的更迭与轮回。“书战皆非义,称人亦贬强。” 这两句直指战争的本质,认为所有的战争都是不正当的,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应受到贬低与批评。这不仅是对战争本身的否定,也是对战争背后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的深刻揭露。“临文常抑楚,谨始必尊王。” 在描述历史事件时,诗人主张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情感偏颇,同时强调要尊重王权的正统性,体现了对历史秩序与传统价值的认同。“穷究当时事,应须发感伤。”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在探究历史真相的同时,不应忘记历史所带来的悲痛与教训,应当从中汲取智慧,引发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思战争与权力的滥用,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正义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洞察力与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满江红·过昭关怀古
清·佟世南
百尺雄关,遥望处、势分吴楚。临断岸、扁舟乍舣,独来吊古。哀雁吟霜孤月冷,阴风拂水江潮怒。正凭高、默默感予怀,谁堪诉。思昔日,孤忠苦。向此地,重开阻。叹兵屯虎豹,欲飞难度。.....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
明·何景明
君不见将军台阁龙图张,何人画牛司马堂。十牛战角垂其耳,挂之中堂见者喜。风林烟草恣牧放,水涉沙眠无触觗。黄犍黑牯觔肉真,司马堂中安用此。岂知此物公所珍,展画似对桃林春。高亭.....
昆阳行
明·薛瑄
策马从北来,南涉沙河渡。登岸得平原,极目风景暮。暮天落叶何纵横,翻翻乱触马足鸣。苍山无数昔人远,前瞻忽及昆阳城。城南滍水流城郭,英雄事业犹如昨。白水真人在侧微,谨厚伊岂常.....
长安怀古
明·熊鼎
立马平原望故宫,关河百二古今雄。南山双阙阿房近,北斗连城渭水通。龙去野云收王气,鹤巢陵树起秋风。英雄事业昭前哲,看取秦皇汉武功。
汉歌
金·萧贡
华阴双璧传山鬼,报道明年祖龙死。草间豪杰伺天时,攘袖抚衿争欲起。丛祠篝火妖狐语,夥涉为王张大楚。南公旧有三户谣,东井新看五星聚。中原茫茫走秦鹿,天遣沛公兴白屋。大蛇斩断素.....
习家池诗
宋·李廌
言登岘椒亭,南望高阳池。习君汉彻侯,种鱼千石陂。川光涵翠阜,倒影媚清漪。伊昔典午世,山公已游嬉。子孙安在哉,独乐宁可期。萧萧宰上木,长风荡馀悲。
辛巳三月寇陷襄阳杀襄藩逾旬破洛阳福藩死之两郡居民屠戮不可胜纪
明·罗宾王
文士侈言兵,希取印如斗。积误非一朝,冠至如拉朽。召募烦中枢,司农劳税亩。竭粟养骄兵,渐积成敝笱。卒尔襄阳城,藩封失其守。城陷鼓声死,日落大旗走。曾闻赐尚方,三载专征久。勉.....
厓门吊古四首(其一)
明·陈邦彦
万顷烟波接杳冥,双峰如阙控重溟。草藏宋血还馀碧,浪洗胡尘尚带腥。鱼腹有灵迎玉玺,龙髯无地树冬青。中原极目今戎马,凭吊先朝一涕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